今天是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孙中山创新精神的当代价值
作者:肖飞 发布时间:2016-05-09 来源:中山日报
    孙中山先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革命思想家。他常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他的创新思想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理论创新,创立了三民主义学说。青年时代,他满怀爱国激情和变革热望,不懈地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经过实践的磨砺,他开始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革命初期,孙中山仅有民族主义思想和朦胧的民主意识,后来受西方近代民主思潮的影响,创立了三民主义。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封建帝制。然而,这场伟大的革命并未改变社会性质和改善人民的处境。他又在“顿挫”中反思,最终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二是制度创新,创建了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久沐欧风美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兼采中西,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创建了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在国体政体的设计上,孙中山提出以人民共和国代替君主专制国,建立以五权宪法为基本架构的共和政体。孙中山创建的民主共和制度是制度的伟大创新,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中国人民的迫切需要。正是这一伟大的制度创新,使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的伟大变革。
  三是科技创新,注重发展科技。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完整的发展中国工业的伟大构想,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思想: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废手工,采机器生产;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机器制造业;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国的电力工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振兴中国传统工业。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推进科技创新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四是文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文化融合观和教育观两方面。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与科学性。革命性主要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强烈的批判精神。科学性集中表现为人权平等的教育理念、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崇尚实践的教学方法等。孙中山一生勇立时代浪尖,以“知之维艰”的精神探求新知,不断深化自己,与时俱进,发展自己的学说,实现了晚年思想的辉煌。
  伟人已去,但精神长存。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对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尤其在中山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改革大潮开始涌动,中山再度成为春江水暖的先知者,率先打开门户。中山板芙公社里溪村6名村委几乎与小岗村18户农民同时搞起了 “单干”。1979年初,板芙公社选择19个生产队为试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秋天,广东省第一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就在里溪村召开。板芙的经验此后在全省推广,里溪村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广东小岗村。
  上世纪80 年代,姓资姓社的争论闹得沸沸扬扬,中山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论调的影响。当时中山的改革进程也被种种旧习惯所困惑:习惯统购统销,不敢自主经营;习惯以粮为纲,不敢扩大经济作物;习惯无债为荣,不敢融资发展经济等。 邓小平南方谈话,消除了人们的种种顾虑,特别是“不走回头路”的名言,就是在中山市三乡镇罗三妹山讲的。这句话给中山人民以极大鼓舞,中山人率先树立了效率观念、财富意识,改变了多年来不谈钱、不言利的陈旧观念,率先摆脱姓资、姓社的束缚。改革开放十年之后,中山以广东四小虎之一闻名。30年前的中山工业几近空白,如今中山人以广东省1% 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广东省4% 的经济总量。回顾中山经济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中山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革创新。而孙中山先生的创新精神可谓是中山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当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既是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可从孙中山先生的创新思想中吸取无穷的智慧和启示,找到有益的借鉴。如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是民生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文化根基的同源性——以民为本; 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公平正义;经济基础的兼容性——混合所有制;理想目标的趋同性——共同富裕。又如“法律至上”是孙中山法治思想的实质和核心,主要表现为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立法的法律实践三个方面。孙中山的法律至上思想蕴含了我们今天建设 “法治中国”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建设“法治中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等等,不一而足。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我们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不仅要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更需要在“十三五”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弘扬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精神,推动全市在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先行先试,以创新推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孙中山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