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太平老街有家名为“忠记理发”的理发铺子,位于太平里,巷口初极狭,走进去能看到一个简单的理发招牌,曲径通幽,再往里走就看到这间很小的理发店。一把古董式理发椅,几个等候的座椅,拿着号码牌等候的客人,这就是忠记理发店,因为坚持20多年5块钱理发不涨价,也被称作“五元理发店”。这家似不起眼的理发铺,有位64岁的理发师傅林以忠。
林以忠最初学习理发,源自在广东军区海南建设兵团的经历。当时军区每年接收万余知青,人数多,后勤保障供应不足,理发也成了问题,经常几百号人排队等。林以忠就到集市上买了工具,自学理发。开始只为身边几个战友理发,后来连队越来越多人找他免费理发。1986年,林以忠返乡创办忠记理发店,用自己的手艺服务社区邻里。到今年,64岁的林以忠已经坚持理发33年,他热心服务社区邻里,坚守传统的剪发工艺,守护返璞归真的家园情怀,见证这条石岐老街数十年来的变与不变。
诚心服务街坊邻里
忠记理发店,始终只有一名理发师傅,每一位客人都是林以忠亲自接待和服务的。从早上7点多开始,除了中晚餐时间,忠叔要一直忙碌。无论多晚,他都会坚持忙完最后一位顾客才打烊。忠记理发最初定价3毛钱,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上世纪90年代,逐步提高到5块钱。从那以后,忠记理发店20多年来再未涨价,男女老少,理发一律五元,多年以来,童叟无欺,被街坊称为“五元理发店”。
“五元理发店”先后被石岐老街、中山电视台、中山画刊等线上线下栏目采访,还上了抖音,成了“网红”。忠记理发在社区甚至周边街道渐渐地小有名气,专程前来找忠叔理发的客人有时从社区邻里扩展到全国各地,甚至延伸到港澳归国华侨。大家开玩笑说“忠叔要发达了”,林以忠却说,街坊邻里口口相传,媒体也报道出去了,既然说是5块钱理发,就更不能随便涨价,失信于人。他也多次表示,物价虽然高了,但很多人收入不高,生活并不宽裕,自己靠着理发手艺,能够帮助别人就尽力帮忙,让大家“能省就省”,不必太过斤斤计较。剪一个头5元不能养家,一天就多剪几个,勤快一点一天可以剪发几十个,生活还是没问题的。林以忠总说,来理发的多是街坊邻里,每天和他们聊聊天,唠唠嗑,侃侃家常,主要是图个开心,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本着服务街坊邻里的初心,林以忠坚守着这家老字号理发店。33年来,忠记理发店只在过年休息三天,是老街坊心中的便民理发店。“他天生就是劳碌命,不干活浑身都不舒服。”林师傅的妻子说,没上班的这几天,林以忠睡觉都不安稳,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忘记做了。除了帮助老街坊邻里顾客理发以外,林以忠经常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便出门的满月宝宝上门理发,90年代,林以忠还一度在敬老院义务理发,由于手艺娴熟,每天最多可以给100多人理发,得到邻里街坊一致好评。他诚实守信的形象烙在每位理发者心中,很多街坊邻里也习惯了去忠记花5元钱理理发、说说话。
匠心铸就老店信誉
忠记理发店,有把超过百年历史的椅子,涂着黄漆,却掩盖不了百年沧桑留下的岁月痕迹,椅子保留着老式升降把手,就像一件专供收藏的老古董,不知经历了几代理发师傅。据林师傅说,这把椅子是90年代在一位80多岁的理发老师傅那里“淘”来的,当时花了他整整120元“重金”。等自己年老干不动了,还要继续传下去。
一把旧椅子,默默无言,诉说着从剃头到理发再到美发的变迁史,见证着理发工具的现代化、智能化、迭代化,却依旧坚守着最传统的理发工艺。
除了那张穿越百年的“古董椅”,忠记理发最为人乐道地是传统刮脸技艺。打开抽屉,能看到整整一排老式工具次第排列。这是林师傅的“看家宝”——折叠式刮胡刀。他笑称,忠记理发店有多老,我的刮胡刀就有多老。除此之外,据说林师傅还是中山最后一位保留酒精灯消毒的理发师。每次刮面前,总要先用酒精灯对刀片进行消毒;每次理发前,总是要先在客人脖颈上放上一次性用纸,总是要用肥皂水对脸部进行保护。如此一番传统“忠式流程”,不仅好刮而不伤皮肤,干净之余还能让顾客放心。
婴儿满月理发最困难,很多人都不敢轻易接招,林师傅有着自己的一套“独门秘籍”。好动的婴孩,只要到了忠叔手里,都会乖乖听话。因此,街坊邻居很多婴儿满月,都会找上林师傅上门理发。忠记理发,中心为“忠”,林以忠的为人和经营之道正如他的名字,忠忠直直做人,忠忠诚诚做事。
真诚守护老街情怀
林以忠今年63岁,见证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迈步从头越的故事。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小镇往事,颇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80年代刚开店不久,林以忠也专门学习过烫发、染发。有次和专业理发师PK,林以忠不到15分钟就剪出一个完美“平头”,得到评委一致好评。结业后,林以忠拿到了两张理发资格证。到后来,只要你给出照片来,林以忠都能剪出一样的发型。不过在林以忠看来,“烫染”只遵循固定程式,做出固定样式,千人一面,千头一面,这是理发中的“小学”,不是真功夫,真正考验真功夫的还是“剪发”,需要根据每个人头型,设计出属于他自己的发型。
探寻幸福的真谛,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也有人劝说林以忠去街上租间商铺,会有更大的人流量,生意也会更好点。林以忠却说,在街上是能多挣钱,不过房租也贵了,成本也高,到头来还是算到顾客头上,倒不如现在这样,来的多是社区街坊邻居,可以听老街坊聊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慢悠悠地打发光阴,心情也会变得更好,还能省掉很多不必要的费用。
寻常巷陌,见证着时代变迁。太平路上,老街巷一条连一条,一道接一道。林师傅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忠记理发店,也伴随着岐江河流滚滚向前,走过了漫长岁月。30载时间,老街像一个绕不出去的轮回。如林师傅,一代代石岐匠人在这里接力、传承、探索,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好一件事,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干好一份工,在一份看似简单而平凡的职业中,坚守初心,坚持诚信,从“头”开始,做好人生的“顶”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