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8年第二季度】廖新芳:不离不弃,照顾丈夫精神病哥哥26年
好人档案
好人姓名:廖新芳
好人身份:板芙镇里溪村村民
好人类别:孝老爱亲
廖新芳的事迹

廖新芳是板芙镇里溪村一名普通的劳动妇女,然而,在她身上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她不离不弃,照顾丈夫的精神病哥哥,至今已超过26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敬老爱亲”,书写了最美的人间亲情。

嫁入前,便已知晓男方家里有个精神病哥哥

二十六年前,廖新芳还是坦洲镇新前进村的村民,在与丈夫互相了解的过程中,她就知道对方的哥哥蔡炳勤是一名二级的精神残疾患者,经常发病,极易狂躁,还可能会无意伤人。嫁入蔡家,即意味着与精神病人同吃同住,也意味着要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但乐观坚强的廖新芳没有退缩,依然嫁入了蔡家,用她的话说,这有什么,我就是比别人多照顾一个老人而已。

不忍二伯精神病发作,坚持督促他吃药

廖新芳嫁入蔡家前,家里只有丈夫和婆婆两人,生活比较困难,顾着解决温饱,有时会疏忽对蔡炳勤的照顾,比如在吃药这件事情上就极少指导蔡炳勤,而蔡炳勤由于吃药不规律、不按数量、不懂分类、不按时吃药等诸多原因,情绪极易狂躁,精神病频繁发作,蔡炳勤每次吃饭就会扔筷子、摔碗子、砸桌子,到处搞破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直到廖新芳嫁入蔡家。

1991年,廖新芳嫁到蔡家,她看到二伯这种情况,心里非常难过,曾多次落泪,她觉得不能让二伯这样过下去,要让他活得像个正常人。于是,廖新芳便开始研究蔡炳勤的药物,慢慢地掌握了精神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她便按规定用量,将精神药物进行分门别类,每天亲自教导、亲自监督蔡炳勤吃药。她怕自己不记得,早年时还专门用本子写下大字贴在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慢慢地,她养成了习惯,不用提醒,一到点便自觉提醒蔡炳勤用药。虽已烂熟于心,但廖新芳还依然保留提醒自己的习惯,只不过现在换成了手机闹铃,她说,这个提醒虽然近乎于虚设,但还是留着吧……

多年来,蔡炳勤的精神药物都要从南朗精神病院购买,以前蔡炳勤的药是廖新芳丈夫或者姐夫前去购买的,曾出现过由于疏忽而忘记的情况,廖新芳感觉这很不妥,对二伯的病情影响太大,于是她决定不依赖别人,自己亲自去买药。她让丈夫带路一次,熟悉路线后,廖新芳便承担了每月到南朗精神病院买药的任务,自接手后,廖新芳雷打不动,风雨不改,从此再没出现过“断药”的情况。

廖新芳笑说,有次去买药,问医生这个病能不能好、可不可以停药?答案是好不了的,得一直一直坚持吃药(直到死),不吃药就会发病……当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依时给二伯吃药,坚持照顾二伯到老。

世间事,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感冒能坚持按时吃药三天是易事,然而,坚持提醒督促别人坚持吃药26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但廖新芳一做就是26年多,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就算2个儿子相继出生忙于照顾,或者婆婆生病住院要奔走,也从来没有落下“功课”……

坚持了26年,她对蔡炳勤的情况了解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一日不吃药就会发生幻觉,三日不吃药就得把他控制住等都一清二楚。这其中,耐心、恒心、毅力、责任心,一样不少,还要有坚强乐观豁达的精神。

婉拒托管,愿意照料一辈子

有街坊“善意”提醒过廖新芳,你家本来就穷,要照顾婆婆,两个孩子又小,要吃饭要读书,就靠两夫妻,养活一家子人,家里开销那么大,还要再养一个精神病人,太难了,不如把蔡炳勤送到南朗精神病院照料吧,但廖新芳从没听进去,拒绝将蔡炳勤送去精神病院。廖新芳考虑到,精神病院虽有专人照料,但始终不及家人细致,蔡炳勤一个人在精神病院,难免孤独寂寞不习惯,要是没有人帮他分好药、没有及时提醒他吃药,造成病情加重怎么办呢?廖新芳始终没有忍心把蔡炳勤送到精神病院,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把他留在家里照料。

把二伯当长辈,也把二伯当小孩

蔡炳勤在家里生活,无疑增加了廖新芳的负担,先不讲经济影响,生活上就给廖新芳带来很多麻烦。

早年,蔡炳勤经常发病,常出现幻觉有人要打他,所以他最常做的便是在自家二楼向楼下经过的街坊扔砖头、或者在门口向外扔石头以求自卫,偶尔又会与邻里发生口角,街坊多次向村委投诉、向蔡家人投诉,廖新芳便每次亲自登门向街坊邻里道歉,承诺看好二伯,不让他惹事。

平日里,蔡炳勤就像个小孩子,有时白天会开着所有灯、开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煲水会忘记关炉、把手伸到运转的电风扇里等,廖新芳格外留神,阻止意外发生,并及时教育蔡炳勤关于以上种种的生活常识。

有时,蔡炳勤会自己溜出去耍,常常急得廖新芳丢下工作,拉上2个儿子分头去找他……

多少次,蔡炳勤感冒、发烧、精神病发作,或者身体不舒服,都是廖新芳陪同他去看病治疗的。

蔡炳勤的衣服鞋袜,衣食住行几乎都由廖新芳一手操办,除了照顾蔡炳勤起居饮食外,廖新芳还不厌其烦耐心地提醒他要注意仪表,要常剪头发、常刮胡子、常换衣物……这不是照顾小孩,又是什么?!

以前,因蔡炳勤经常摔筷摔碗砸桌子搞破坏,所以把他单独分开吃饭。廖新芳嫁来后,却坚持与蔡炳勤一起吃饭,她一方面从研究药物入手,督促蔡炳勤按时用药,逐渐减少发病频率,另一方面主动请蔡炳勤和他们一起吃饭,在饭桌上像哄小孩子一样教他好好吃饭。廖新芳说,刚开始时,蔡炳勤也常常搞破坏,搞得大家吃不好饭,她心里也很难过,但从没想过放弃,廖新芳说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吃饭,她一次又一次地教他,硬是坚持了下来。现在,蔡炳勤不仅每天和家人一起吃饭,还知道晚饭要等其他人收工回来后一起开饭。说到这里,廖新芳脸上满是欣慰。

带着二伯去摆摊,不能丢下他一个人在家

由于蔡炳勤的精神病,廖新芳放弃了“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而是选择了相对自由的摆摊工作。廖新芳说,二伯一旦发病就得马上送他去治疗,如果去厂里打工,谁愿意让你经常请假啊,而且婆婆年纪也大了,有时身体不舒服也要整日在医院里照料,还是做小生意自由些,可以兼顾。

早年,廖新芳干起了摆摊卖早点的小生意,她坚持每天都带上蔡炳勤一起,有人叫她把蔡炳勤留在家里,卖早点就几个小时而已,没关系的。但廖新芳不肯,说留二伯一个人在家里始终不放心……带着一个精神病患者,对她的早点生意有不少影响,但她也毫不介意,只要看到二伯好好地就好了。

后来,廖新芳又干过烧烤宵夜档,当时的宵夜档并不在家附近,路程较远,为方便照顾精神病的二伯和年迈的婆婆,廖新芳毅然在宵夜档附近整租了一套房子,举家搬到出租屋里住了几年时间。她说,留他们二位在家,我在外面做烧烤又不放心,回去家里又做不了宵夜档,经济有困难,索性就把他们接过来一起照应了。

在廖新芳的悉心照料下,蔡炳勤的精神病发作越来越少了,身体也更健康,人也更快乐了。

言传身教,传承敬老孝亲好家风

廖新芳育有2个儿子,廖新芳从小教育2个儿子要尊重敬重二伯,体谅二伯,爱护关心二伯,不能歧视精神病人,家里有个精神病人不是丢人的事,如果没有把二伯照顾好,那才叫丢人!

廖新芳事事以身作则,无微不至地照顾蔡炳勤,多年来,她在平凡的生活中传递爱心,传播正能量,给2个儿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她的影响下,2个儿子平日里对二伯也照顾有加,冬日里常叫二伯添衣,有好吃的也会留一份给二伯,同时,他们对弱势群体表现出了更多的关爱,更能关心关怀残疾残障病人,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也乐意伸手帮助。

廖新芳的大儿子最近结婚了,儿媳妇未嫁入前也知道婆家有个精神病的二伯,依然愿意嫁过来,也许是受到廖新芳这种不离不弃照顾精神病亲人的精神所鼓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