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活动动态 >> 正文
逸仙湖畔有个老人乐团
每周坚持公益演出,深得街坊支持和欢迎
作者:记者徐钧钻 发布时间:2013-01-09 来源:中山商报

老人们在逸仙湖公园排练新节目。记者缪晓剑摄

    在光明路的逸仙湖公园,每到周六总会看到一群市民围在一起看演出。广场上传出耳熟的旋律,市民边欣赏表演边热闹地讨论着,不时还鼓掌助兴。附近街坊们说,这支每周坚持准时表演的乐团不是什么大腕,而是由一群退休老人组成的“夕阳红艺术团”。
  这群不知疲倦的退休老人,虽两鬓斑白,但热爱文艺热衷公益。他们出钱出力,常常活跃于公园、养老院,不收分文举行公益演出。
  广场表演受追捧
  绿树成荫的逸仙湖公园向来是中老年曲艺爱好者的表演场所。有来自辽宁的、湖北的、江西的,还有不少中山“土著”,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一有时间就喜欢在公园里拉唱表演。
  靠近光明路的公园小广场是“夕阳红艺术团”的地盘,虽然该乐团成立刚刚满月,但团长“万老师”和10多个表演者早已是这一带的“常客”。每逢周六,近百名铁杆粉丝都“担定凳仔”坐等他们的演出。最热闹时曾有四五百人次观演。
  “夕阳红艺术团”的前身名叫“逸仙湖文艺队”,2008年就在附近一带活动。队员都是有一定音乐底子的退休老人,组建不久,就经常受邀到福利院、养老院、广场等地表演。2010年开始,逸仙湖公园成为了他们的定点演出场所,每周六上午都会安排两个半小时的表演。
  “街坊们很热情,记得有一次因为下雨来不了表演,街坊们都直接找到我家门上了。”魏书兰是艺术团的主持人,自从加入乐团表演,就成了邻里追捧的“明星”。
  团长出钱又出力
  另一名街坊熟知的电子琴乐师“万老师”,是该团61岁的团长万顺安。几年前,他从老家武汉来到中山,成为一名新中山人。
  初来中山,整天无所事事,朋友也不多。在逸仙湖公园,他通过二胡、电子琴表演,很快认识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加入了几个乐队和曲艺社,不时登台表演。2008年,万顺安开始购买设备,着手成立一支文艺队。他先后动用了一万多元购买音响设备,吸引了一群有音乐底子的老同志。2010年开始,除了每周六来到公园演出外,他逢周二、周四还组织队员到北区公园彩排。
  乐器由队员自费购买,外出表演交通费自理,一直以来,万老师带领的乐队表演从未主动收过一分钱。团长出钱又卖力,深得队员和街坊的支持。“我们都是退休老人,几年来,看到队员们有了自己的粉丝,大家都很开心。”曾遭“驱赶”但街坊力撑
  就算是免费公益表演,开展起来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文艺队刚成立,表演场地就定在靠近湖边的角亭里,因为围观群众众多存在安全隐患,乐队曾多次遭到公园管理方的劝阻。
  “当时想不通,为什么做好事会遭到这样的对待。”万顺安不服气,一个月下来先后奔走了石岐区文化站,园林部门等提交申请。最终,文艺队获批可在公园的小广场表演。街坊们闻讯后,纷纷主动买上电线和插座,帮忙组装电箱。自此,小广场成了文艺队的“根据地”,每周总有一批铁杆粉丝追看演出。
  “万老师的表演都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曲子,在电视上都常听到,能在现场听到歌手一样水平的歌,气氛就是不一样。”家住华柏新村的苏伯每周六喝完早茶都必来捧场。“万老师很随和,有时候还能让我们上去吼两句,就喜欢这样的。”住在虎口塘的吴伯觉得,文艺队表演的互动做得比许多晚会演出还好,观众报个节目就能上台,文艺队的主角们退居一旁,还热情地帮忙伴奏。
  一些推着轮椅也坚持每周来观看演出的粉丝,让文艺队员表演更卖力。“这位是在医院里当保安的,这位是在壹加壹旁小巷里卖菜的。”一直用“老吴”、“老王”、“老苏”等称呼,万顺安不全知道街坊的名字。“多得他们的支持,我们会一直坚持表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