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写过一篇作文《我的志愿》。今天是第76个“五四青年节”,我们在香山书房的角落,遇见一群“不设限”的青春践行者,他们跨越年龄、身份,以行动续写五四精神,当被问及“做香山书房志愿者为了什么?”他们的回答值得深思。
学生群体
唐同学
为什么想当志愿者?我的回答是有意义有获得感。当读者道出一声“谢谢”,当真切感受到自己为社会贡献一分微小而温暖的力量时,我真正领悟到志愿服务的价值。做志愿,让我学会了耐心、包容与感恩。在书房做志愿的日子里,我整理书籍、为读者引路。同时,我也接触了很多人,学会与人沟通、解决事情的方法,这些都让我跳出理想的“乌托邦”,触碰到生活的真实肌理。志愿服务从不是单向的给予,我们在付出时同样被温暖治愈。愿志愿者们汇聚成光芒,照亮世界各个角落,明天会更好!
在职群体
陈先生
作为职场人,如果周末有空我就会来香山书房参与志愿服务。在键盘敲击声与各种会议的间隙,这里成了我调剂工作节奏的场所。目睹学生求解数学题时眉头舒展,或是年轻父母与孩子朗读绘本的温馨画面,我的心情就会舒畅,能以守护者的身份维系这片精神绿洲,让不同年龄、职业的访客在此学习、放松,就是对我这种现代职场人精神内耗的抚慰。能守护这样一方天地,让知识与温暖在人与人之间静静流淌,就是我做志愿者最满足的时刻。
退休群体
孙阿姨
在五桂山街道桂南香山书房,总能看到志愿者孙阿姨忙碌的身影。孙姨今年已60岁,香港居民,住在书房附近的楼盘,每个星期有五天准时到岗。她说这里环境好,非常舒服,能为大家服务,她心里也高兴,书房不仅让她有了寄托,也成了她与大家对话的地方。孙阿姨用她的耐心和热情,守护着这片书香天地。
五四精神,在行动中传承!
鲁迅先生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些微光正在书房汇聚成炬,在香山书房,我们看见:学生群体的热忱如初升朝阳;职场人的坚守似午后暖阳;退休长者的热情如黄昏余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