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随着十五运会棒球比赛正式开赛,中山赛区棒垒球赛事全面拉开帷幕。近600名赛会志愿者即刻上岗,从竞赛协助到观众服务,从物资保障到医疗支持,全方位护航赛事顺畅运行。
十五运会赛会志愿者昵称为“小海豚”
寓意粤港澳三地的志愿者如海洋精灵一般
亲切可爱、积极向上、智慧友善、团结奋进

本次棒垒球比赛志愿服务阵容强大,志愿者主要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理工职院等高校,经过多轮筛选及专业培训后正式上岗。赛事共设置20个志愿服务点位,构建起覆盖竞赛协助、观众服务、票务协助、安保辅助、医疗辅助、媒体协助等多领域的服务体系,同时配套建设两座“志愿者之家”,为志愿者提供办公学习、休息补给、物资储备、休闲娱乐及情绪疏导等多功能服务空间,每座可容纳近300人轮岗休整,实现服务保障全方位覆盖。
11月2日至9日期间
棒球项目志愿者分批参加了
系统的岗位实训与模拟演练
培训内容紧密围绕
十五运会棒球项目赛事流程
通过场景模拟、实操演练等方式
全方位提升志愿者
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

培训演练
随着11月12日比赛正式打响
“小海豚”们顺利完成从备战到实战的跨越
在11月12日至20日的整个赛期内
志愿者将持续坚守岗位
以最佳状态为赛事提供全程保障
从场地维护到观众服务
从技术支撑到应急处理
每个环节都能看到他们专注的身影

正式上岗

志愿者在观众席维持秩序。 记者 缪晓剑 摄
“紧的时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松的时候也得随时待命。”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志愿者林昱均分享道。作为竞赛服务中器材管理岗位的一员,他和团队的工作贯穿赛事全程:从统计运送比赛用球,到配合技术官员完成器材调配,再到赛事中段的场地湿润作业,每一项都需要精细化操作。“每场比赛中间段的喷水工作最紧张,我们要紧跟场地主管的节奏,精准配合场地维护需求,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专注度。”林昱均表示,选择成为志愿者,源于对中山棒垒球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使命感,“中山是中国棒垒球之父梁扶初先生的故乡,希望通过十五运会这个舞台,让这项小众运动被更多人知晓。”
“我平时就热爱体育,经常观看各类赛事。得知十五运会招募志愿者,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能在现场为运动员提供服务。”尽管起得很早,志愿者桂佳伟脸上却不见丝毫倦意,“比赛中仅有4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必须在这短暂间隙里高效协作,迅速完成场地维护。时间紧、任务重,我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做到最好。”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金融学专业大四学生刘嘉娴也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满满。作为运动队服务岗位的乙组组长兼机动人员,她每天凌晨4:30便带领组员在学校集合,6:45前完成冰桶、饮用水等物资摆放,等待参赛运动员抵达并引导至热身场地。“我们是五大服务中最核心的岗位之一,既要保障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后勤需求,也要应对突发情况,比如准备创可贴或协调医疗支援。”刘嘉娴坦言,选择竞赛组志愿服务,是希望近距离感受赛事氛围,“能代表中山向各地运动员展示城市风貌,见证他们的竞技风采,这是非常珍贵的经历。”

据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山赛区共招募1860名注册志愿者,均来自中山市5所对接高校,其中十五运会志愿者1248名,残特奥会志愿者875名,两项赛事复用志愿者263名。在11月篮球、棒球、垒球三大竞体项目赛事期间,共有1000名志愿者分批次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从凌晨的物资筹备到深夜的赛事收尾,从场地维护到观众引导,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素养,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赛正在激烈进行中
“小海豚”们也积极展示着
属于新时代青年志愿者
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风采
为十五运会保驾护航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