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程建设适应大众需求
核心提示
在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八大文化工程”当中,公共文化工程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博物馆服务体系、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改善整个城市的文化生态,使文化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土壤和生态。
公共文化工程
■文化名城的基础工程
文化承担着塑造人的功能。文化名城建设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也就是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名城的市民,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气质。而文化素质和气质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离不开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多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
近年来,我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2007年,24个镇区文化站全部通过特级文化站验收。2007年上半年,我市高标准地建成了10个“农家书屋”示范点,同时建成农村流动图书服务点39个,为推进“农家书屋”工程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市现有业余文艺队伍290多支,常年举办各种艺术展览150多场,开设各类艺术培训班100多个,开展广场文化活动3000多场,民间艺术热、民间收藏热、高雅演出热、文化讲座热等“文化热”现象方兴未艾。
在此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到2015年,我市将分三个阶段在全市镇区、乡村(社区)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大网络”,即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图书报刊发行网络和全民阅读网络,力争实现平均每个行政村(社区)拥有1家“农家书屋”—— —在这个过程中,各项公共文化工程将同步推进。
推进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将为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人文土壤和文化气氛。
■贴身贴心的民心工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对文化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文化服务从内容到形式还跟不上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民生”已成为民生工作的重头戏。
加快公共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同时,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改革,优化文化生态环境,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成为一项执政为民的时代课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推进公共文化工程建设也是一项民心工程。
近年来,我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入“民生工程”,着力给予推进,也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与民生内涵的准确把握。
《意见》提出,在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方面,要加快规划建设市新图书馆,将其建设成为集文献借阅、信息咨询、培训教育、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构建以市新图书馆为龙头、各分馆和镇区图书馆为骨干、各行政村图书室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级现代图书馆网络。这就使图书馆既保持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又保持了亲民、便民、利民的本色。
《意见》提出,在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要以政府为主导、镇区为依托、村(社区)为重点、农户和居民为对象,调动社会力量和群众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大力加强镇区、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要重点加快建设综合文化站、图书馆、影剧院和“农家书屋”等项目,还要积极搭建流动图书、流动展览、流动演出和流动讲座等流动文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基层文化的服务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公共文化工程与将实现与普通百姓的“贴身”和“贴心”。
■着眼长远的系统工程
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生产供给体系、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公共文化人才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监督体系等多个方面内容。
公共文化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制定长远的规划,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应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探索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渠道,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和财税优惠政策,促使各类社会资本和生产要素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流动,最终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良好互动。
政府始终是推进公共文化工程的主导力量,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公共文化工程中来,同样也是政府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完善我们的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公共文化工程提供政策驱动力,这方面的努力,也许具有更长远的意义。2007年,市委、市政府把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十项重要民生工程进行整体包装,作为“3·28”的招商项目推出,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和探索。
在打造特色博物馆服务体系方面,《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市近现代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区域经济活跃、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的优势,采用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方式,结合旧城区改造和保护老城区风貌,在孙文西路、民权路、民生路、民族路等区域,建设特色化、系列化、多样化、中小型的博物馆群,形成传承历史文化与保护古旧特色建筑和街区相协调的博物馆群区。”这一要求,集中考虑了公共文化工程长远性、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
■立足于服务的创新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服务。文化来自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如何为群众服务放在第一位。
同时,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消费文化的方式和习惯在演变,公共文化服务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改进。
要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群众需要的新文化服务方式。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特点,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见》特别强调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市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加大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完善“数字中山”,形成有中山特色的网络文化;在各镇区文化站设立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分中心,在各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立基层服务点,形成覆盖全市的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要建设城市文化电子票务系统,实施市内重点文化设施“一卡通”工程,完善文化活动信息发布和公共文化机构展演展览导赏服务制度……这些措施有着很强的时代性,体现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其根本目的是让市民更方便地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吸取文化。
时代发展无止境,群众需求的变化无止境,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