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文消息 >> 正文
中山万名群众昨晚走上广场为灾民祈祷
作者:李玮玮 陈观生 尹习梅 发布时间:2008-05-22 来源:中山商报
 
 
    昨日是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九天,也是全国哀悼日的最后一天,悲痛未曾离我们远去,祝福的心意更显得迫切。
    昨晚,我市近万名市民走上广场为灾区人民点燃蜡烛,祈祷祝福。大信广场、假日广场、火炬开发区世纪广场、三乡广场……到处可见手持蜡烛的人们,到处都是闪烁的点点烛光,到处可闻振聋发聩的口号,在场市民无不被感染,无不振臂高呼,似乎在这样的呼喊声中,我们才能将悲痛完全释放出来,我们才能让灾区人民听到—— —地裂天不塌、大灾有大爱,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永远祝福,我们永远用实际行动支持你们。

现场:细雨纷飞泪花闪闪

  地点一:火炬区世纪广场我以我“心”寄哀思
    晚上8时多,记者刚走进火炬区世纪广场,便望见点点烛光,上万平方米的广场上聚集了4000多名前来祈祷的市民。阵阵口号声传来:“四川雄起、汶川加油!中国加油!”市民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两岁多的孩子。
    广场中心处,志愿者用蜡烛围成一个大大的“心型”,中间是地震发生日期“5·12”。口号声足足持续了数个小时,一个领喊者累了,另一个接着喊,不少人带来了喇叭和扩音器,让他们的声音更响亮!挤不进去的市民在外围寄托着自己的祝福。广场上到处是用蜡烛摆成的“心”字,有人带来了亲自叠好的千纸鹤,有人虔诚地合上双掌、闭上双眼祈祷,有些人则喊哑了嗓子。

地点二:三乡镇文化广场细雨纷飞泪花闪闪
    点点烛光,被托在小小的白色纸折叠成的小圆锥型里,寄托着人们的哀思,给地震罹难同胞照亮通向天堂的路。昨晚8点30分,约3000名普通群众齐聚三乡镇文化广场。
    随着主持人的引导,整个广场上3000多人一下子安静下来,在互相支持和配合下拼成“5·12”字样,人们把蜡烛捧到胸前,为地震中罹难的同胞默哀。这时天上忽然下起一阵细雨,似是泪花。8时40分,人们手持蜡烛,在主持人引导下,拼成“爱心”形状,爱心的凹陷处面向广场舞台,爱心的尖角正对着“郑观应铜像”雕塑。人们3次举起蜡烛,表示对罹难同胞三鞠躬。有些人拿出国旗挥舞,有的人打出了“中国加油!”的标语,有的人举起了自己写的“汶川挺住!”的纸牌。大家还合唱了《国歌》、《团结就是力量》等。
    除了祈祷,人们还用行动表达对地震受害者的关怀,现场捐款箱塞满了善款,有1000元的,有500元的,也有5元、10元。

地点三:假日广场千人齐聚为同胞送行
    昨晚的假日广场显得比往日都热闹,夜幕降临,人越来越多,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喧嚣,有的是无声的祝福。广场前,烛光汇成爱的海洋,跳跃的烛光映红了每一张虔诚的脸。拥挤的广场上很快多了几颗“心”,为了让“心”更大更圆满,祈祷的人自觉让出空间,自发献出了手中蜡烛,当一个个闪耀的心熊熊燃烧时,周围的人轻轻低头祈祷。
    祈祷会持续了1个多小时,虽然天空下起了雨,很多祈福的人依旧轻捧祈福蜡烛,迟迟不愿离去,久久静站在原地,默默地祈祷着、祝福着,并小心翼翼地用手守护住风雨中跳动的烛火。

假日广场进行蜡烛祈祷,哀悼四川地震灾区的遇难者。现场吸引了众多过往行人加入。

市民们为灾区人民祈福。

大家穿着统一的服装齐声高喊:"中国加油"。



人物:7岁小女孩领喊一小时郴州女孩为四川落泪
    曹永慧是船井电子厂员工,下午她和厂里人知道这个活动后,厂门口小卖店的蜡烛竟然脱销。
    她是郴州人,去年才来中山工作。她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的时候,郴州遭受雪灾。
    家乡受灾后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帮助和支援,曹永慧感受到了一股令人温暖的力量。“这次汶川地震比起我们当时的雪灾来说,不知要严重多少倍,我每次看电视都会哭,遇难人那么多,我觉得我们应该帮助他们。”7岁小女孩领喊一小时
    在阵阵口号声中,有两个稚嫩而特别卖力的声音引起记者的注意。那两个女孩个头不高,一个是二年级女孩张琳,一个是四年级女孩黄韵,她们是班上副班长。“爸爸告诉我今天这有个活动,我特别想来。”张琳说。
    在张琳身边聚集了很多市民,孩子的热情感染着大人,在她俩的带领下,人们不知疲倦地呼喊着—— —“中国加油,汶川挺住!”“失去亲人的痛,我懂”
    只要想起电视里那一幕幕凄惨的画面,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惨啊,太惨了。”一位六十多岁的阿伯拿着蜡烛,默默祈祷。
    阿伯来自北方,失去了老伴,一个人住了很多年,老人说他能理解一个人生活的孤独,更能理解失去亲人的痛苦。当他听家人说假日广场有烛光祈祷会后,他一早就为孙子准备好晚饭,然后带着孙子来到了假日广场。4岁娃带着菊花来祈祷
    带着一束菊花,与爸妈一起参加祈祷会的小晨今年才四岁,她告诉记者,她带花来是为了纪念灾难中失去生命的小朋友,她看了电视,小朋友很可怜,她要为小朋友祈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所以我很开心,但地震让很多人失去了家,所以我为这些失去家庭的人而悲伤。”
    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小陈拿着国旗与其他人一起呐喊,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们无法到灾区去帮助他们,只好道一声安息,让亡故的同胞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