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记者见面会及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认为 |
中国纪录片与世界水平还有差距 |
| ||
■核心提示 昨日,进入第6天的"中国·中山"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迎来高峰。当天,大会分别举行了开幕式、记者见面会、纪录片高峰论坛和颁奖晚会。经过两个阶段的评审,各大奖项"名花有主",本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和纪录片国际选片会的亮点、特点也纷纷呈现。与此同时,挖掘中华文化,借鉴国际经验,高峰论坛进而为中国纪录片今后发展探明了方向。 高峰论坛 产业想做大资源需整合 国内国外纪录片有哪些不同?纪录片如何才能找到更好的营销模式?昨日,在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们就纪录片所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德国资深电视人马平作认为,纪录片有很大的市场,全球观众都在不断地增长,特别是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比如欧美、日本就有很多纪录片的观众,在中国现在也有许多观众观看,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应该有很大的潜力。中国有迷人的景观,比如,丛林、沙漠、海洋、大小湖泊、动物、植物等,很多都是稀有的,这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制片人和观众关注。还有就是中国电视系统庞大,有很多专业人员,这就需要中国纪录片制片人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作品,马平作指出,客户、公司、合作伙伴、竞争对手、行业分析对这些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是进行市场营销的一种好的方法。同时,纪录片可以和当地旅游部门合作,以获得格外的资金支持。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说,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的素材,但文化产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纪录片也应该是一个文化产业,但这个产业具有投资大、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等特点,这就需要纪录片制作人要用长远眼光去看。纪录片产业要做大,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市场。 人才方面很难得,因为纪录片制作人需要到非常艰苦的地方去拍摄,这就需要制片人的热情和执着。资金方面,要强化观众的需要就是市场的理念,比如国内制片人拍的纪录片也可以考虑国际市场的需要,这样为国内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机遇。德国自然和动物电视节主席RalphThoms说,好的纪录片要有足够的财政、良好的技术、制作的技术和专业的知识以及有创意的创作。对于自然和环境保护类的纪录片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让大众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电视大众传播的媒介,利用纪录片反映问题。RalphThoms说,中山广播电视台的《禾虫归来》很有意思,中午他们还吃到了镜头里拍的禾虫,看纪录片和吃禾虫两件事都碰到了一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高峰论坛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会长高峰和德国自然和动物电视节主席Ralph Thoms还签订了纪录片备忘录。 记者见面会 拿起DV就有话语权 昨日上午,“中国·中山”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在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召开记者见面会。中国广播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冷冶夫,终审评委、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首席记者伊扎特,终审评委、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德国CIM 电视纪录片编导马平作,就纪录片的发展趋势,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党教纪录片如何做到受观众欢迎? 冷冶夫:如何让这些纪录片更为受众所接受和欢迎,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平民视觉运用。因为党员也是常人,把党员两个字去掉,他们拍摄的就是一部人文社会纪录片。 记者:伊扎特先生您好,比较国外的纪录片,您觉得中国的纪录片有哪些不同? 伊扎特:这次选片会,中国纪录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认为,中国纪录片和世界纪录片还有一段差距。我建议,中国纪录片应该更多地把人作为主要的拍摄对象,同时要加入更多的国际语言(用画面),结合中国文化,以增强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记者:有专家认为,中国纪录片有遗憾的地方就是解说过多。请问各位评委你们认同这种说法吗?中国的纪录片应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冷冶夫:中国纪录片重采访和解说词而不太重画面。为什么要邀请国际评委参评呢?就是因为他们选出的那些片子都是在画面表现上有所突破,其实纪录片只有在用画面无法表达的情况下才用声音。有句行话说:“一流的纪录片看画面,二流的纪录片听声音,三流的纪录片看解说词。”总体看来,中国的纪录片说教味太浓,这些因素影响了中国的纪录片走向国际。 马平作:中国纪录片中有太多采访内容,其实采访内容完全可以用镜头画面去取代;在专业技术要求上,还需进一步提高拍摄机械和人员的专业程度。 记者:如何让纪录片有更多融资渠道,更好看? 马平作:借鉴欧美的一些经验,我建议,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纪录片的拍摄中,要大力增加纪录片的娱乐色彩,以便让更多的观众喜欢。 记者:投入就要有产出,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市场经济效益如何? 冷冶夫:中国纪录片经济效益的现状是投入以后产出很少,很多节目只管投入,它只是一项任务,至于随后的产出很少有人关注,这种状况在今后必须得到改善。目前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几乎是空白,很多纪录片拍出来以后它所产生的效益还不够它的投入;而国外的纪录片市场比较完善,人家投入100万拍一部纪录片,结果往往可以产生300-400万的经济效益。在这一点上,中国和国际上的差距非常大。 记者:现在用DV 拍摄的纪录片越来越多,这对中国纪录片今后发展有哪些影响? 冷冶夫:国内DV 发展实在太快了,2003年一个比较准的数据显示,DV 作品是 30% ,2004年是50%,现在是55%,包括少部分卖出去的纪录片有一部分就是DV 机拍摄的。可以说,DV拍摄的出现和发展将会里程碑式地改变中国纪录片创作人群的结构。所有的DV 人只要拿起DV,他就有话语权。这些人多的时候,它就会影响电视发展。据了解,目前中国有200多个电视台开设了DV 栏目,而开设的新闻栏目中也有大量DV 类节目。DV 拍摄的出现和发展是对中国影像媒体的一个补充,是让影像走向平民化的一个手段。 入选评价 在重大事件中纪录片没失语 “从2000多部纪录片中选出来的85部纪录片,总体感觉今年纪录片题材重大的多,体现了纪录片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昨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羽君在点评中对入选的纪录片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入选的85部纪录片中,关注“5·12”汶川地震的较多,包括了四川广播电视集团的《凝聚民族精神》,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沿着断裂带》,以及 《5·12汶川大地震纪实》等,这些纪录片制作人投入到重大的历史纪录中。总体来说,与地震相关题材的这些纪录片体现了编辑的力量;重视许多民间影像;重视口述历史,事后进行大量的回访等多个特点。除了地震题材之外,2008北京奥运会也成为纪录片制作人关注的重点。如,《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奥运·国运》等,还有就是《合龙》展现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的专题片。作为重大主题报道,作品结构巧妙,富有新意,从一座大桥折射出了今日中国的腾飞。还有就是武警山东总队电视站的 《紧急救援》,反映今年4月28日,山东发生旅客列车相撞事故,武警战士救人的感动场面。朱羽君告诉记者,这些纪录片反映出了纪录片制作人在重大事件中没有失语。 ■新闻链接 各大奖项名花有主 《黑虎》等30部作品获DV 类金牌节目,《老兵》等20 部作品荣获党建宣传金牌节目,《为人民谋幸福》等40部作品获党建宣传银牌节目,《独家影像——灾后两天两夜》等46部作品获国际选片会优秀纪录片,《决战唐家山》等20 部作品获国际选片会嘉奖纪录片,《中山影杰》等10部作品获年度十大纪录片,《禾虫归来》等10 部作品获国际纪录片金牌节目,《秦岭大熊猫》等20 部作品获国际环保纪录片银牌节目,《人沙之争》获国际环保纪录片铜牌节目。 | ||
来源:中山日报 2008-12-01 A5 作者:◎文/记者赵 伟谭华健 ◎图/记者黎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