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底色
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石
近日,广东新闻频道《权威访谈》特别策划系列节目《家风的力量》(第一期),将镜头对准了来自中山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龙莺女家庭。讲述他们是怎样诠释“家”的力量。
家是什么?是困境中彼此握紧的双手,是黑暗里永不熄灭的灯火。在中山石岐街道,龙莺女与高杰权夫妇用27年光阴,诠释着“家”的力量——当女儿被命运宣判“生命倒计时”,他们以爱为刃,劈开绝望的荆棘;当看到更多特殊孩子在成长路上迷茫徘徊,他们又以家为港,让温暖蔓延成照亮他人的星河。
他们的故事
夫妻相互扶持 为女儿创造“生命奇迹”
1996年,女儿小恩出生后,医生的诊断结果给夫妻二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由于出生时窒息等原因,小恩被诊断为智力多重残疾,用医生的话说,女儿可能随时会离开他们。
面对厄运,龙莺女和丈夫没有放弃,她辞掉工作、专心照顾女儿,丈夫高杰权一天打两三份工,成为家庭唯一经济支柱。在夫妻二人的精心呵护和科学训练下,小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4岁那年走出了人生第一步,7岁的时候第一次开口叫“妈妈”。
今年已经29岁的小恩,虽然身形仍犹如7岁幼童,但能平稳行走、读诗唱歌,会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还时常对父母嘘寒问暖。
小爱衍生大爱 为更多特殊青年提供“港湾”
2006年,女儿入读特殊教育学校,龙莺女也跟着进校工作,她在学校学会了手语、情绪训练、肢体康复等技能。当看到年满18岁从特殊学校毕业的孩子们在找工作过程中频频碰壁,她决心为这个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像我们这样遭遇不幸的家庭还有许许多多,今后我们家长老了、走了,孩子们要怎样生活下去?”有了这一信念的驱使,2016年7月,在特校领导及学校家委、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帮助下,龙莺女夫妇和好友一起成立民间机构“筑梦大‘龄’”残疾服务中心,也就是如今的中山德润护理服务机构的前身。
9年来,一家三口从未停歇,为了办好机构尽心尽力。龙莺女把机构中的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陪伴他们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康复训练。而乖巧懂事的小恩,还在服务中心担任“班长”,帮助老师们管理班集体。
在德润护理机构这个大家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生活自理,有些还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书法作品,在更大的舞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