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公共财政要向“三农”倾斜
作者:记者 张鹏 洪涛 玮玮 实习生 李翔 发布时间:2006-02-17 来源:中山商报
  商报讯 昨日上午,市人大代表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进行了专题审议。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品嵩作为特邀专家,与13名市人大代表一起,结合中山的具体实际,围绕如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align=center][URL=../photo/showcontent.asp?id=107786][IMG]../data/photo/News/Tn_2006217952578676.jpg[/IMG][/URL][/align][align=center][URL=../photo/showcontent.asp?id=107787][IMG]../data/photo/News/Tn_2006217953738709.jpg[/IMG][/URL][/align][align=center][size=2][color=#0000FF]代表及专家们在会上畅言“新农村”建设。[/color][/size][/align] >>>案例<<< [center][B]榄永宁:实行村一级核算[/B][/center] 过去几年,小榄镇永宁村在建设新农村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004年,实行了村委会一级核算,全村实行统一发展、统一管理、统一分红。永宁村委会主任屈桂添在会上谈了永宁的具体做法。首先是由村委会在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社会管理、股民分红等方面做到统一;其次是把农村工作中的经济管理工作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分工明细;最后就是制定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由村民小组的人员接管,债权债务一律接收,原属合同一律执行。 >>>形势<<< [center][B]反哺“三农”正当其时[/B][/center] “十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102元,增长10.1%,农村工作成绩显著,但部分农村仍然有待加强的地方。针对农村建设和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任务,这是我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支招<<< [center][B]多管齐下对“症”下药[/B][/center] 陈品嵩认为,加快“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办法。一是发展工业,这是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同时,工业化也是城市化的前提,因而必须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工业反哺农业农村。二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引导农业向规模化发展。三是着力城市基础建设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四是把公共财政向农村、农业、农民倾斜,让城市同农村、工业同农业统筹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