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帮扶5年 |
板芙镇四联村已摘帽脱贫 |
| ||||||
五年前,四联村是一个 “无工厂、无外来员工、无出租屋”的 “三无”村,居住着430 多人,10% 是低保户人群,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整个村集体年收入仅有20万元。 2009年2月份,火炬开发区交警四大队第一中队副中队长关镇江被安排到板芙镇四联村担任村副书记,驻村一年。为了让关镇江更专心于驻村工作,市公安局党委让关镇江完全脱产,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 关镇江每天往返于石岐与板芙镇四联村之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关镇江的小汽车未出中山,目前已经跑了2.32万公里的路程。他自己笑称,干完这一年,他也能完成一个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关镇江20多年来一直在城市里做交警。去四联村,是他第一次到农村工作。原来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就可以了,可是刚一到农村,他发现自己一下子没了抓手,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关镇江开始零距离了解农村的生活水平、亲身走访特困群众,这些经历对于一直在城市生活的他来说都是极大的心灵触动。关镇江说,虽说现在农村生活好了,可还是有一些村民生活条件很差,有的村民一年收入只有三五千。一走进农村,他就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帮村里做点事儿。 前一个月,关镇江全部精力放在全村的摸底上。四联村有四个自然村,他一个村一个村地走,并对多户村民进行了走访,了解全村的整体情况,包括水利、房屋、交通等方面。3月18日,关镇江向局领导上报了年初计划,关镇江在这份看似简单的计划书中明确了自己今年内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路灯建设、村中公路硬底化、内河整治和建设村委文化等方面。 五年来,市公安局党委始终把驻村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志强为组长,市局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驻板芙镇四联村干部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选派一名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的民警进驻四联村工作。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黄树安经常过问工作和深入驻村现场办公,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志强亲力亲为,确保了年度工作任务超额完成。 回首这一年,关镇江不仅提前完成了年初的指标,而且还帮村里引进了花卉基地,引来了653路公交站点。给村里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解决了村里人的外出问题。并且,通过这一年的努力,今年村里的各项收入加起来超过100万元,从此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说起驻村民警这五年来的工作,村书记黄培森翘起大拇指:“他们做事踏实,确实为我们村解决了不少热点、难点问题。” 市公安局服务总队坚持每年一至两次分别在板芙中学和新联小学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据统计,五年来,共有2300名师生受到了教育。 古神路板芙路段开通至今共发生死亡事故2宗,死亡2人,针对该情况,驻村工作组联系板芙交警大队,双方磋商制定有效措施,加强路面巡逻监控,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向村民派发交通安全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挂图和标语。采取这些措施后,半年来四联村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安全秩序明显好转,没有发生重特大的交通事故。 四联村属于农田保护区,不能建工厂,这一点极大地限制了村里经济的发展。怎样能既不破坏农田,又能找到村里发展的新增长点?这成为市公安局党委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2006年,为了帮助村里进一步增加收入,市公安局动员保安公司承包了四联村100亩的鱼塘,承包五年。因为村里鱼塘长期没有清理,鱼塘底淤泥较多,保安公司投入了30万元帮助村里清理鱼塘,提高鱼塘附加值。单是这一项,目前每年能给村里带来10万元的收益。 黄培森是2004年担任村书记一职的,“刚上任,就通知我去开全市的‘问题突出村’大会。”这个书记不好当,当时村集体欠外债一度高达600万元,“上届村委只交给我2万元作为办公经费,账户上几乎为零。”面对这个烂摊子,黄培森当时心里着实没底。 随着驻村干部帮着他把一点点发展瓶颈打通,黄培森逐渐看到了希望。 受益于古神公路开通、农桥农路建设、低产鱼塘改造等,今年10月份的土地公开发包会上,200亩地以1500元/年的租金承包给农户,比去年提高了500元/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