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城市建设>>文明城市 >> 正文
保护古树这个“城市不变的地标”
作者:本版文字:记者 吴娟 见习记者 杨善顺 本版图片:见习记者 缪晓剑 发布时间:2008-01-02 来源:中山日报

核心提示

  在钢筋和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奇迹。
  就像一首歌所唱的:“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它们汲取天地精华,历经岁月沧桑,每一棵都藏着传奇故事。
  从1992年起,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保护城区古树名木的通知》,至今我市共列出立档保护的古树有1153株。
  “它们是城市不变的地标。很多华侨回乡,常常凭借着树的位置来确定旧居的所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什么都变了,那棵树还在。”

为了不影响古树的生长,道路设计也不得不“让位”于古树。

1999年初,我市因地制宜地对部分古树设置了石碑和修筑了古树树基,对古树进行保护。


 

我市1153株古树被建档保护

 最新消息

我市将投资3000万
建设“名树园”
■位于博爱路和兴中道交界处
■预计2009年前投入使用

 为充实我市文化名城、绿化园林城市的人文内涵,提高我市的文化品位,增加城市亮点,我市将投资3000万元建设“名树园”。
    据悉,拟建的名树园工程项目位于博爱路和兴中道交界处,北临白石涌,南与文化艺术中心隔路相望,东接库充塘贝西的民居,西边为新体育馆。此主题公园初步命名为“名树园”,约占地4万平方米,工程估算3000万元。预计2009年前投入使用。届时将为市民增添一个高尚休闲活动场所,成为兴中道又一亮丽的城市标志风景线。 
    名树园设计围绕具有中山特色的名树名木,辅以岭南古典园林设计手法,通过假山叠水、亭廊、小桥流水、微地形、雾喷等景观元素,营造清新自然的园境。
    整个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名树名木区约占整个设计范围的70%以上。整个设计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主要通过微地形处理,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名树名木,重点展示具有中山本地特色的名树名木风采。拟种植的品种包括罗汉松、龙眼、山松、木棉、小叶榕、荔枝等。观景休闲区包括溪流、亭、茶室、休息廊、雾喷等休闲观赏元素,主要为游人提供休息、品茗、以及观赏的场所。建筑的主要形式为仿岭南古典园林建筑式,主体为混凝土结构,拟采用黄色、蓝灰色或绿色琉璃瓦顶、青砖饰面墙身等。
    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公示牌设在市建设局大堂及项目建设现场。市民亦可登陆中山市建设信息网( www.zsjs.gov.cn)查看详细内容,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致电0760-8880032,或发邮件至zsjs-cjk@126.com

 记者调查

 ■我市城区最老古树已逾800岁
    在南区曹边村,这株宋代古榕遮天蔽日

地方志记载,中山原名香山,古时境内遍植榕树、荔枝、龙眼。
    在南区曹边村,一株宋代古榕遮天蔽日。这是我市城区最老的古树,树龄800年以上。
    76岁的何老伯常在树下追忆玩泥巴、捉蝉的年少时光。“像这样的古树名木,我市中心城区共有367株。”市园林处综合股绿化股副股长冼工告诉记者,其中树龄100年—299年有352株、树龄300年—499年有13 株、500年以上有2株。树种主要有:细叶榕、荔枝树、木棉、凤凰木、水翁等。
    “百年以上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冼工说,我市古树名木资源非常丰富。
    1992年,市政府办公室发出了《关于保护城区古树名木的通知》,公布了中山市城区第一批古树名木46株。1998年,第二批应立档保护的古树名木291株名单公布。
    2005年,我市应立档保护的中心城区第三批古树名木30株名单公布。
    2006年,古树保护从城区走向镇区,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公布我市镇区古树名木(第一批)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镇区古树名木786株。至此,我市共列出应立档保护的古树有1153株。
    在冼工眼里,古树与其说是树,倒不如说是一棵承载了历史变迁的活文化遗产,任凭世事变迁,时光流逝,岿然不动的古树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向人们诉说着城市的沧桑变迁。
   
   ■1153株古树分类管理
    我市专门颁布《中山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

在城区莲塘路,三株古树端立在道路中间,让往来的车辆多了几分敬畏。
    园林处工作人员介绍,在中山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都尽量调整建筑物位置或改变道路路线,保留古树名木生长空间,使古树得以更好生长。
    保护古树名木,我市一直不遗余力。
    1999年初,我市因地制宜地对部分古树设置了石碑和修筑了古树树基,对古树进行保护。据统计,共砌筑古树圆形花基38个,竖立古树石碑111块。
    2002年以前,城区古树名木的管理是由古树属地单位进行管护,2003年,市园林管理处向市政府申请了20多万元专款用于对城区古树名木进行抢救性保护。2004年8月起,城区古树名木通过政府采购确定市园林发展总公司为城区古树名木养护单位。
    按照《中山市古树名木管理养护技术要求》,该公司对古树名木进行管理:清理枯枝病枝、清除寄生植物、施肥复壮弱树、做古树保护支撑等,使城区古树名木全部长势良好。
    2004年10月,我市又专门颁布《中山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对今后古树名木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古树名木从此有了“护身符”。
    按照规定,我市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管理: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为一级保护;树龄300年-499年的古树为二级保护;树龄100年-299年的古树为三级保护;名木不受树龄限制,不分级,保护管理参照一级保护古树执行。
      
   ■希望市民共同自觉护绿
    破坏绿化是不合法的,作为一个文明市民更应该自觉护绿

  一台园林工程车开进了市人民医院。这里有一株百年小叶榕,开枝散叶,像一把大伞为进出的人们遮荫挡阳。
    工程车将升降梯架起,工作人员将一根碗口粗的竹竿支撑在这株小叶榕下面。“这个不是为了防止树木倾斜,而是为了引榕树的气根。”冼工告诉记者,这株百年老榕树主干已经枯萎,这一片绿荫完全都是气根营造的。
    “城区地面硬体化,树木生长条件就变差了。为此,我们在硬体路面凿洞,让这些树能够自然生长。”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条气根已经和大地融为一体。“有了这些根的支持,这棵榕树才能活到今天。”
    据了解,目前中山有一支专门组建的维护队伍,有3台用于高空作业的园林工程车,来保护所有古树名木。
    “然而,中山的古树名木这么多,我们的人手很有限。希望市民都能够保护身边的每一片绿化。”
采访中,冼工从古树讲到了园林绿化。“在市区,违法占用绿化用地,砍伐和迁移城市树木、绿化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此外,道路防护绿地也常常被路人踩在脚下。在道路两旁,经常看到一排整齐的灌木中秃了一段,也常看到路旁娇艳的花朵被人采摘。
    每年,有关部门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这些被破坏的绿化进行补苗,修复。
    在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便在起湾道上,看见四五个市民横跨道路绿化带,“无情”践踏绿地。
    中山是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冼工提醒市民,破坏绿化是不合法的,作为一个文明市民更应该自觉护绿。

专家建言

名树园可收集
更多珍稀树木

  2007年的最后一天,博爱路和兴中道交界处的“丛林”边,一位工人正在忙着焊接大型的钢管,另一旁,一排巨型的告示牌已经竖起,几名工人上上下下忙着安装。个别路人停了下来,仔细阅读公告牌上的文字:“名树园”。
    这片以马占相思和桉树为主的丛林一直都是兴中道上的一道风景线,“感觉像是都市里的森林,给城市增添了不少自然和原始的风味。”听说要改造,媒体从业人员陈先生有些不舍地说。
    “这些树大约是上个世纪80年代大面积造林时种下的,并非珍稀树种。建名树园后,如果砍掉,有点可惜,如果移植,似乎成本又太大。”曾经是市林业局科技干部,退休后仍然钟情于植物研究的萧嘉对中山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对于名树园的规划,萧嘉非常欢迎:“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属于自然保护,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目前,提供给市民休憩游览的园林比较有限。这个名树园靠近文化艺术中心,未来也将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部分。”
    名树园计划种植的罗汉松、龙眼、山松、木棉、小叶榕、荔枝均属于中山的乡土树种。“这些树,大家都比较熟悉,是否可以种一些非中山本土的古树名木,如银杏,水杉,金钱松等等?”
    萧嘉告诉记者,据他了解,黄圃镇有一棵树,直径大约60厘米,30年未结果,暂时被叫做“岭南臭村树”;中山有一棵70年代从海南移植过来珍奇树种。据说,当年日本兵侵略海南时,大面积毁林,当斧头砍入时,奇怪的是,树没倒,斧头却缺了,此后,当地人命名为“海南航空母”;还有孙中山故居的酸枣树;广西的珍珠罗汉松,叶子只有1厘米……
    这些树,或是和中山的名人相关,有着特别的故事,能够增长见闻;或是树种比较珍稀,让人叹为观止,如果都能在名木园觅得芳踪,岂非市民的一件幸事?
    在萧嘉看来,名树园面积相对较小,保护的功能相对较弱,更重要的是给市民提供一个和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他建议,名树园一定要在每棵树的旁边树一块说明牌,明示树种和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这样既能提高市民的兴趣,又能增加他们对于树木的认识。”
    忙于工作,沉迷网络,城市人和大自然越来越疏远。“形态各异的树木不仅能够造氧,净化城市空气,这些或古老,或稀少,或体现中山本土风情的名树能给人很多启发和联想,让人能够从中吸取生活的养料。”和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萧嘉对于植物有着特别的感情,也有很深的认识。

记者手记

让名树与名城
交相辉映
   
    树是城市记忆的生态载体,一部活着的历史。
    然而,在采访中,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市民对我市的古树名木了解甚少,能说出10个以上树种的人更少。
    随着城市的建设,一幢幢高楼大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一些名木古树被人遗忘,甚至遭到戕害。我市提出建设“名树园”,再一次引起市民对古树名木的关注,令人振奋。
    多年来,我市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保护我们城市的根脉。这种保护显然不是一个部门或一部分人的责任,这需要全体市民的参与。而要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必须要先让市民了解中山的古树文化,了解每一棵古树背后的故事,了解到古树与我们永远是同呼吸、共命运。
    近年来,许多城市纷纷启动了“名城解读工程”。对城市历史文化一一梳理,挖掘历史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用现代语言进行解读。每一个市民都能通过最方便的形式,了解城市每一座亭、寺的历史渊源,了解每一棵名木的来龙去脉。当城市文化浸透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自然渐成市民的自觉行为。
    名树园是一个解读起点,更多的解读需要群策群力。
    我们相信,中山的无数古树名木一定会与名城交相辉映!

全民参与,才能保护好古树名木
———记者专访古树名木研究者

 专家访谈

■中山的树种可能不到1000种
记者:中山目前有多少树种?
    萧嘉: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根据《中山市生物物种资源本地调查和保护利用规划》统计,中山植物种类约为1100种,但是,在这些植物之外,我已经记录了200多种植物呈送给有关部门。
    以前我在中山药材公司见到过他们种植的安息香和龙血树等一些珍贵的药材,民众有一家花木场种植了一批面包树,园林部门也引进了很多珍贵植物,这些树种到底有多少,我们还不知道。据我估计,中山的树种不到1000种,植物大概是1500-2000种。

   ■名树园给了市民认识古树名木的机会
    记者:名树园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有何价值?
    萧嘉:名树园采用的是“异地保护”的方式,和中山树木园有些类似。但是,名树园的面积相对较小,我个人认为,其意义在于给市民一个认识和了解古树名木的机会,从而增加他们和这些树木的感情,增强市民的保护意识。

    ■保护古树名木要全民参与
    记者:那您觉得应该如何保护中山现有的古树名木?
    萧嘉:2007年,《香港植物志》第一卷出版,全书计划分4卷,内容包括香港所有的植物,记述生长环境、分布和生态等资料。如果希望很好地保护中山现有的古树名木,我们首先必须清楚中山有哪些植物种类,才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比较珍贵,哪些需要保护。
    我们周围的各种树木,许多市民都不识其名,更遑论了解它们的习性和价值。对树木没有感情,何来自发地保护它们?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中山市现有的树木和植物旁都设一个“名片”,介绍它们的名字和生活习性,从点滴中培养市民对于古树的感情。
    全民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