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城市建设>>文明城市 >> 正文
绿色发展·幸福中山
隆重纪念第四十个“6·5世界环境日”,今年主题——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发布时间:2012-06-05
我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水环境整治工作,给群众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市领导畅游绿道,倡导绿色出行。
重视水环境整治,确保饮用水安全。

 

    近年来,市环保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下,全市空气、地表水、饮用水质、声环境等仍然保持在良好的水平,环保责任考核连续6年排名全省前列,“十一五”期间总量减排考核排名全省第一,珠江八年综合整治考核历年考核为优秀,创建全国生态市通过了国家的验收并命名。18个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通过国家环保部的考核验收。
背 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201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Green Economy: Does itincludeyou?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该主题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凸现绿色经济,二是评估你是否已投身到能带来更美好未来的绿色经济当中。
  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中山市主题是“绿色发展·幸福中山”。3个纪念主题均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强调绿色消费的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清醒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致广大市民朋友的环保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绿色是永恒的颜色,绿色是生命的基调,绿色是文明的组成部分。当前,在能源、粮食、气候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危机的形势下,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和潮流。每一个政府部门、生产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公民都应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推动者、实践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实施清洁生产,为低碳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践行绿色发展应当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为别人的幸福践行绿色生活,别人为我的幸福创造条件”,建设幸福和美中山是一个共建共享的过程,广大市民是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主体,是享受幸福和美的对象。为此,我们向广大市民提出倡议:
  1、树立绿色文明理念,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践行绿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
  3、节约用电,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
  4、节约用水,缩短淋浴时间;使用节水型供水设备。
  5、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
  6、自备购物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7、支持和参与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和垃圾分类。
  8、保护森林,节约用纸,多发电子贺卡、电子邮件。
  9、保护“母亲河”,为使岐江河的水更清,不在河边倒垃圾、排放污染物。
  10、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捕杀国家保护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1、让节能“三字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冬一八、夏二六、省空调、不待机、爬楼梯、骑单车、坐公交、小排量、购绿电、认绿标。”
  12、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并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将赖以生存的美丽中山,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绿色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让我们心手相携,共同缔造一个绿色幸福的明天。
  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中山市环境保护局 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市科技局市普法办 市住建局市水务局 市林业局共青团中山市委 中山市妇联市科协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
  我市坚定不移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确立由城市向农村推进,实现城乡全面同步的生态环保思路,以各镇区创建全国生态环境优美乡镇为“细胞”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2011年古镇、东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三乡桥头村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95万吨/日,处理率为87.5%;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2011年7月1日,国家环保部正式授予我市 “国家生态市”的称号。同时,国家环保部将我市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对我市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1年,我市下大力气,深入调研,基本完成了 《关于加快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中山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年)》,修编了《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积极指导开展市级生态村创建;市政府出台了 《印发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持续打造国家环保模范城
  2011年我市全面完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迎检工作,制定《2010-2011年度中山市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检查工作方案》,动员组织全市各部门、各镇区积极参与、召开协调会16次,印发工作简报23期,指导600多家企业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加快推进企业清洁生产,2011年8月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预评估,11月25日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的复核。复核组认为中山深化创模成果工作和过程在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改善起到引领作用,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起到了重要表率作用 。“我市着力加强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工业污染源防治,加强重点污染源、严控废物和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全面开展污染源环保信用管理评价及动态管理工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集中整治重金属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进水环境污染防治,抓好饮用水源、内河涌以及跨界河涌整治工作,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和效果;市委、市政府决定再投入60亿元综合治理岐江河。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落实《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高污染锅炉淘汰改造、推广清洁能源、VOC 有机废气回收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控,稳步提升全市环境质量。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毫不放松整治水环境,保障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件民生大事”,市环保局着力推进环保设施建设,突出推进茅湾涌、麻子涌以及前山河流域整治。坦洲、三乡镇投入资金约8000万,新增前山河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完成鹅嘴涌、坦洲涌北岸、翠微涌和东灌渠截污工程。以沙心涌湿地工程为试点,建设沿河挂管收集生活污水工程。我市以岐江夜游为契机,投入约3亿元继续推进岐江河整治;开展西江(古镇段)饮用水源整治行动,清拆饮用水源保护区177家违法排污企业,清拆面积达130亩,取得广大群众拥护和好评,关系民生的内河涌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加强环境执法和环保专项整治,解决民生热点环境问题。贯彻落实汪洋书记环保工作要做 “恶人”和“以执法造福群众”的精神,持续加强环境执法工作。在清理整治一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违法违规企业有新突破;在曝光一批违法企业、后督查整改有新突破;在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提高执法效能有新突破。坚持以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创新和强化环境执法工作,确保群众环境健康。首先集中整治和关闭了15家在产铅蓄电池企业,处罚金额达67万元;第二,整治了三角高平工业区32家电镀企业和33家印染企业;推动设立三角高平、小榄龙山两个电镀定点基地,以及小榄酸洗磷化表面处理集聚区,督促重污染企业入园入区,打好重金属防治攻坚战;第三,配合纪念辛亥百年系列活动,全面整治禽畜养殖污染,清拆1611户非法禽畜养殖场,清拆面积约54.5023万平方米,完成率为98.1%;第四,开展岐江河流域打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确保岐江河夜游启动期间保护岐江河水质良好。2011年全市共立案查处511宗,处罚金额为1907.5万元,突破了历年纪录。
  ■建立生态环保倒逼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扎实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根据国家及省“十二五”减排要求,我市编制了“十二五”减排规划,初步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削减目标和政策措施。同时,加快推进岐江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区综合整治;实施总量减排重点减排项目预核查。推动黄圃“上大压小”等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实现区域集中供热供冷,逐步淘汰高污染小锅炉。加大督办力度,推进民众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中心建设,妥善处置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纺织印染厂产生的污泥问题。经统计,2011年,市环保局拒绝了73项不符合环保政策的建设项目,11家企业通过市级清洁生产验收,21家企业获得“自愿性清洁生产企业”称号,环保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措施初见成效。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十二五”减排规划,实施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积极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方式,严格控制全市主要污染物新增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监管减排;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对污染源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浓度双控制;加快引进优质清洁能源,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坚持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文字李耀松萧学谦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