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城市建设>>文明城市 >> 正文
建秀美村庄展农村新姿
目前全市共有26个市、镇级秀美村庄建设示范点
作者:文/记者李丹丹 赖有生 图/记者缪晓剑 发布时间:2013-08-27 来源:中山日报

镇级秀美村庄示范点新合村。

    在黄圃镇吴栏村,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旁,一幅规划图上罗列着多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山市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中山港黄圃港区、中山市黄圃镇吴栏村金属表面处理工业基地、启兴路、良涌一河两岸……涵盖村容整治、文化教育建设到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发展规划。该村负责人介绍说,由于该村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年收入仅约200万元。不过,在建设秀美村庄的过程中,该村也因地制宜引入了多个发展项目,未来无疑将展现一番全新的面貌。以其金属表面处理工业基地为例,项目建成后,将每年为该村带来约600万元的集体收入。
  中山自去年7 月在全市铺开秀美村庄建设,目前共设有秀美村庄建设市级示范点4 个、镇级示范点22个(其中水乡风情型5个、人文历史型6个、殷实宜居型8个、自然生态型5个、休闲旅游及自然生态型2个)。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26个市、镇秀美村庄建设示范点,投入资金近3 亿元,实施267个项目建设,其中152 个项目完成建设,在建项目115项。这批项目的上马和完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秀美村庄建设初见成效
  去年,中山开始大力实施秀美村庄工程、加快建设幸福和美村居,在各镇区村居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选择若干个基础较好的村居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发展建设,逐步铺开建设工作,确保在2016年全市80%以上村居创建成为秀美村庄。各村居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人文历史型、水乡风情型、自然生态型、休闲旅游型、殷实宜居型”五个类型,同时在禀赋特征、历史传承、发展基础、景观特征基础等方面突出各自的特色和主题,多元化展现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果、新形象。
  秀美村庄首批市、镇示范点的申报和初选工作启动后,经过充分调研遴选,去年9月11日,公布了中山首批市、镇示范点名单,4个市级示范点分别是沙溪镇元亨里(自然生态型)、东升镇东升社区(殷实宜居型)、三乡镇古鹤村(人文历史型)、五桂山桂南村(自然生态及休闲旅游型),横栏镇五沙村等24个村(居)为镇级示范点。统计显示,4个市级示范点目前共上报建设项目45项,总投资约9165万元。
  各示范点积极探索 “一镇一品”、“一村一策”的模式,以自身所属类型为定位依据,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和特色,发挥自身区位与资源优势。在镇村建筑统一规划方面,以“聚散相依、错落有致”为原则,岭南水乡风格为主调。秀美村庄强调农村肌理,不宜一味模仿城市,不宜风格千篇一律。注重保持田园风光和农村特点,注重突出乡村风格、秉承历史传统文化,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提升秀美村庄创建的人文内涵。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村镇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解决农村垃圾、污水、养殖、池塘沟渠、绿化美化等环境卫生问题,重塑美好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产业布局同步优化、生态建设同步强化、文化特色同步增强的宜居、宜业、生态、和谐、文明、平安的社会主义秀美农村。
  目前,4个市级示范点已开展规划编制,其余16个镇级示范点自筹资金完成规划编制初稿,6个镇级示范点规划编制中。一批各有特色的幸福和美村居逐渐成型,辐射带动作用也日益显现,秀美村庄建设初见成效。
市财政今年投入1275万整治村容
  按照 《关于实施秀美村居工程建设幸福和美村居的意见》(送审稿)所描绘的愿景,实施秀美村庄工程,主要是围绕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公共设施配套、乡村景观改造、农村经济发展、管理制度完善,把农村基本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生活富足、民主和谐”的幸福和美村居。
  在村容环境整治上,今年秀美办已出台《中山市实施村容整洁工作行动计划》,开展以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为重点的村容整洁工程。此外,市财政安排1275万元,开展清理积存垃圾,完善农村垃圾收运模式,打捞和清洁河涌的漂浮垃圾和水浮莲;拆除户外违章广告和违章建筑、废弃建筑、无序搭盖;清洁整治农地违章建筑,规范农地搭建临时建筑的管理。
  各个镇区对秀美村庄建设也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和文化特色的特点,努力打造“一村一景”的岭南水乡新面貌。三乡镇以建设秀美村庄为抓手促进各项农村工作开展,市级试点古鹤村以其古朴清秀的自然环境、美轮美奂的文物建筑和驰名中外的古玩市场等,在市内外游客中享有盛名。在规划建设秀美村庄过程中,三乡镇充分考虑常住村民意愿和外来旅游观光群体的需求,强化衣、食、住、行、乐等基本服务功能,注重促进本土文化传承和城市创新的和谐统一发展。三乡镇在建设秀美村庄的过程中,将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推进镇村土地(物业)打包置换和合作发展模式,逐步改造村级低效工业园区,优化村级经济结构。目前,三乡镇着手推进平东建材装修市场、新圩金湾建材市场、白石鞋材皮革市场规范发展,引导平东花鸟鱼虫特色街和美食节有机结合,改造升级塘敢布匹市场,打造国际轻纺城,整合提升巨龙、华财、明清三个古典家具和古玩市场资源,着力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融收藏、购物和参观于一体的古典文化特色产业片区。
  小榄镇永宁社区投入7100万元实施河涌整治、建设生态绿地公园和汽车市场等,打造殷实宜居型秀美村庄。南朗镇利用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翠亨村建设“民国小镇”项目和改造兰溪河项目,加快打造5A 级的旅游风景区;崖口村以开展飘色巡游等文化活动营造氛围,推动旅游休闲型秀美村庄建设。
  秀美村庄不是千城一面、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人文历史型、水乡风情型、自然山水型、经济发达型等形态。此外,鼓励支持各村居在尊重禀赋特征、历史传承、发展基础、景观特征基础上,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原则,不拘一格,因村制宜找准切入点,努力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幸福村庄,多元化展现我市新农村建设新成果、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