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下班时间,起湾道中山路口南往北方向,一辆小车从右转弯车道往直行车道挤。 (资料图片)
名词解释
“路怒症”
顾名思义 ,“路怒”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路怒症”是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这个说法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 。 “ 路怒 ”(roadrage)一词被收入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
相关链接
“路怒症”10种症状你有吗?
1、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加速或刹车,跟车过近
2、强行切入别人的车道,或者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的车道
3、过分地鸣喇叭或打闪灯
4、在高速公路的中间隔离带上飙车吓唬别人
5、做粗野姿势,例如向别人竖中指
6、破口大骂或威胁恐吓;故意撞车
7、下车来挑衅别的司机,包括用物品打到其他车辆的车身
8、用枪支等致命武器威胁
9、开着车投掷物品袭击其他车
10、吐口水
案例:
因未及时让路导致拿刀伤人
据市检察机关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苏某故意伤害案中,苏某及其同伴因未及时让路与驾车司机唐某发生口角,在被追打过程中,苏某没有及时报警,而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刺向对方,造成对方腿部、胸部、手臂受伤的后果。
因占道不让路而殴打对方
该负责人还介绍了一起典型案例,称犯罪嫌疑人吕某因对王某占道不让路不满,遂凭借其身高优势卡住王某脖子,将王头部掷地致其重伤。 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吕某随后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后又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分析:
“路怒症”患者多为中青年男性
市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就其办理的道路交通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进行了分析。 此类案件的特点之一是犯罪嫌疑人多为中青年男性,大多造成轻伤以上严重后果。从办理的该类案件来看,大部分犯罪嫌疑人为男性,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5岁;其中,21岁至45岁的18人,占78.3%,大多造成轻伤以上严重后果。
其次,犯罪主体多为无固定职业人员,且缺乏法律意识。办案人员介绍说,其所办理该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多无固定职业,一些犯罪嫌疑人本无过错,因缺乏法律意识,一时冲动实施暴力行为。
再次,犯罪突发性强,并易引起群体斗殴。该类案件的发生事先并无预谋,多数犯罪嫌疑人因车辆碰撞、超车、不让路等问题发生争吵后,一时冲动继而大打出手。同时,该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多纠集同伙一起殴打他人,或伙同他人共同实施故意伤害犯罪。
原因:
交通拥堵,导致心情烦躁
办案人员表示,从办理案件分析,诱发该类案件有多个原因,其一是交通拥堵导致心理烦躁,容易激化矛盾。 据介绍,当前,我市道路交通压力日趋增大,交通拥堵问题往往使驾驶者感到异常烦躁,在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时,一点即着,往往因一句话不和便大打出手,甚至召集朋友进行群殴。
被害方得理不让人,激化矛盾
其次,部分被害人的过错是引发此类案件的导火索。有的被害方得理不让人,有的胡搅蛮缠,往往使轻微碰撞、刮擦、不让路等小矛盾激化成大矛盾,以致发生人身伤害案件。
生活压力大,积蓄不满情绪
“堵车会增加被堵车人的消极情绪,如果急于出去办事,往往会把堵车归因于不走运,总觉得别人故意找茬。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易产生焦虑、沮丧、愤怒等情绪。”办案人员认为,除了交通问题外,工作生活压力、个人性格特质等都是“路怒症”的潜在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车主开车时情绪过激,骂人甚至有打人的冲动,是因为平时内心就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满的情绪。尤其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城市居民的压力过大,开车时遇到堵车和其他车辆违法行为,这种情绪的爆发就成为了他们的一个宣泄方式。”
记者调查:
不少市民一开车脾气就变坏
刘先生在东区一家单位上班。 在单位、在家里,刘先生的脾气十分好,很少跟家人、同事发脾气。不过,一开车,刘先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异常急躁,甚至爆粗口。这一点,刘先生的妻子王女士深有体会。
前几天,刘先生开车带着妻子去五桂山玩,途经中山路时,因正遇下班高峰期,道路非常堵塞,而一辆出租车突然加速从后面冲上来,一下子跑到刘先生车子前方。刘先生情不自禁爆了一句粗口,之后竟跟这辆出租车“斗气”,加速跑到出租车前方,故意将车速放慢。“碰到这种情况,就会很愤怒,也不知道怎么搞的。”
市民李先生说,他是明显的“路怒症”患者。“我最看不惯那些夜间开远光灯的车,一看到对面有车开远光灯,我就会打开远光灯冲过去堵他;另外,那些等红绿灯的车辆也是最让我愤怒的,好不容易排上队,突然被别人插队,我想大多人都会生气。”李先生说。
诸如刘、李两人的行为,大多数开车人都有经历。 记者随机调查采访了30位车主,其中20位男性,10位女性。调查显示,有27人表示遇到对方车辆有违法行为或者不文明行为,都会情不自禁地愤怒,会爆粗口,甚至会追上去警告;只有3人称很少因为开车而动气,“生气又有什么用?吃亏的还是自己,说不好一生气还会造成事故呢。”
危害: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在很多交通事故当中,因为技术不佳而导致事故的其实并不多,相当一部分是源于司机糟糕的情绪。”一名民警告诉记者,他们曾遇到一起交通事故,就是因为司机开车时情绪失控而导致的。“当时那位司机与副驾驶席的妻子发生争执,心情极度烦躁,之后他竟然一怒之下将车故意撞向了一旁的隔离护栏。”
该民警表示,很多司机堵车时间一长,脾气就暴躁,怒发冲冠,有时止不住用拳头狠打方向盘。比如当车流开始移动,见别的车要插队,就赌气不让;如果对方插在前面,就更恼火,要撞对方的车,还想把对方从车里揪出来打一顿;此刻对同车乘客也没有好脸色,骂骂咧咧,听不进任何劝告等。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开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影响车主身心健康
“如果人长期处于‘路怒’状态,那么易怒的思维方式会形成一种习惯,使得其在生活中也容易烦躁、易怒,严重的还会造成情绪障碍、抑郁、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等负面影响。”市人民医院医生提醒说,长期的情绪压抑,还可能会进而发展成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医生建议,开车族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心情激动时不宜驾车,或者过后再驾车。越是容易情绪化的人,越应注意驾车时的心理平衡。但如果“路怒”症状比较严重,伴有攻击性行为时,则需要接受相应的心理治疗,由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药物辅助治疗。
记者手记:
路堵可治,心堵难医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路面上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可车主们一个比一个牛气,一个比一个性急。笔者每天站在报社楼上清楚看到,每到高峰期,起湾道与中山路的十字路口都会严重堵车。如果大家按章行驶,慢是慢了点儿,但不会把路口堵死。有些车主一看排队就上火,开始绕来绕去乱插队,而后面马上就有大量“路怒族”跟进,不把路口堵死不罢休。对于插队的车辆,车主们有时确实自我感觉没那么 “堵得慌”,但实际上,就在你乱插队的同时,已经阻碍了交通畅通,甚至会把路堵死。如果路堵死了,你的车能插翅飞过去吗?结果反而会更慢,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常言道,身病好治,心疾难医。路堵,可以通过改善交通状况、规范驾车行为等多种办法去解决;心堵,就像一种无形的毒素,在车主的心里一点点沉淀,悄悄损害着人的心理健康。如果每个车主都能从自身做起,开车心平气和守规矩,别人违章不跟风,拥堵就会少一点,心情就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