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市约1.6%的区域面积,创造了全市约5.3%的产值; ●人称“无地镇”,却实现了今年1-4月工业总产值 的最快增速; ●世纪之交,曾以大规模引进家电企业迎来大发展;今天,“无地”南头如何实现发展模式之变? 南头地方小,能量却很大。 这个中山区域面积最小的镇区,却高踞2006年中山镇区经济总量的第三把交椅;这个早在2005年已无新增工业用地的弹丸小镇,却以工业总产值51.85%的增速成为中山今年1-4月发展速度最快的镇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大多数人“无地就没法发展”、“无指标就没有增长”的声浪中,却盛放出“无地高产”的奇葩。 “南头速度”,值得探源。 “南头速度”的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 工业指标,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晴雨表”、“寒暑计”。 南头镇1-4月的全社会工业指标、规模以上工业指标、工业税收三项重要数据,展示了“南头速度”的冰山一角:1-4月,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28%;工业税收累计达1.8亿元,增长36.5%。三项指标,第一项居全市24个镇区之首,第二项居次席。 今年1-4月南头以工业总产值51.85%的增速成为中山发展速度最快的镇区。 政府说>>>>>> 【“南头速度”是市场创造的】 小小南头镇,缘何创造了前四月的最快增速?南头镇委书记陈仕标的结论很简练:市场,创造了“南头速度”。 南头镇是全国唯一获得“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的镇区,家电产业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家电产业尤其是空调、冰箱,有着鲜明的季节性产销规律。其生产高峰期,在年头年尾几个月。此时家电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所释放出的巨大产能,推动经济列车骤然提速,狂飙突进。如生产冰箱的中山奥马电器有限公司,1-4月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91%;生产空调的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产值4.9亿元,同比增长202%;中山长虹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210%。长虹、奥马再加上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仅三大龙头已为南头镇今年1-4月新增8亿元产值。从企业的发展来看,赵勇入主长虹后,近年纵横捭阖整合布局,八成以上“家当”移师南头,中山已成为整个长虹的出口基地。重整旗鼓后的广东长虹和中山长虹,以南头为依托,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而脱离科龙系创立奥马电器的蔡拾贰,迅速糅合出一支精英团队,为奥马电器大举攻城略地。奥马董事长蔡拾贰,广东长虹总监袁军不约而同给了记者一个答案:长虹、奥马在南头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在某种意义上,龙头企业的速度,亦即南头的速度,这就是南头人所判断的客观规律。就经济规律而言,长虹和奥马,以及新增的46家规模企业在1-4月的“井喷”,犹如威力巨大的无形之手,拨动了南头发展的加速器。 企业说>>>>>> 【“南头速度”有政府推动之功】 然而,若把无地南头勇夺1-4月增速冠军,仅仅归结于无形之手,则未免过于简单了。 任何事物,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时,我们能看到或找到的,很可能是迥然不同的一面,或全新的答案。 事实上,当记者深入到长虹和奥马采访时,蔡拾贰和袁军以他们的切身体会向记者揭开了另一答案:政府,推动了“南头速度”。 从蔡拾贰讲述中,记者发现了奥马电器在南头发展的两次转折点。2002年10月,蔡拾贰及其拍档在南头镇创立奥马电器,其时厂址还是一片荒地。时任南头镇镇长的陈仕标采取非常手段,用最快速度征地、办证、三通一平,硬是让奥马用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含非典影响两个月),即可试投产,拿到了生存最需要的订单,赢得了发展最需要的机遇。蔡拾贰曾在顺德多次筹建新厂,从筹建到投产没一年不行。这次,蔡拾贰见识了比“顺德速度”还快的“南头速度”。 今年4月,奥马电器接过一意大利企业伸来合作的橄榄枝,从而再次面临抉择,要么在半年多时间内建起数万平方米的新厂房,要么与每年数亿元的巨大商机失之交臂。“南头速度”再次解决问题,政府利用一收回的闲置用地,投资建3.4万平方米的三层厂房,租与奥马做二期新厂,既解奥马燃眉之急,也增加南头集体收入,可谓双赢。南头镇与奥马签下“军令状”:10月交付首层厂房,11月交付二层,12月交付第三层,半年建成3.4万平方米的新厂房。 蔡拾贰说得很实在:两次关键时刻,如果南头不能及时解决企业问题,奥马必然远走他方无疑。自然,也就没有了奥马今天在南头高速增长的局面。 “他们很懂企业”,一谈起南头镇党委政府,袁军脱口而出道。一个“懂”字,词义简单,内涵却丰富。2004年9月,番禺南沙港一期码头建成投产,中山长虹尚未意识到其中之利。镇政府负责经贸的李副镇长及时向长虹推荐南沙港。经考察,中山长虹迅即调整航运路线,改盐田港为南沙港。这一改弦更张,一年为长虹节约运输成本千万元之巨。 经济学上,市场调节被视为无形之手,国家宏观调控则被称为有形之手。而对于南头镇一个地方政府而言,有形之手就是政府的服务。 对“南头速度”的解读,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答案。无形之手也好,有形之手也罢,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市场竞争尽管包括错综复杂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竞争、人的作为。 南头企业对南头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崇,昭示了一条定律:政府有多大作为,发展就有多快速度。 “无地”的南头如今正在干什么? 增资扩产>>>>>> 【注入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若以土地论英雄,必然不解南头镇何以近两年没新征一分地,却续写着南头快速增长的奇迹。 镇委书记陈仕标和镇长黄兴林的应对之策并不特别———内部挖潜、增资扩产。事实上,抓落户企业增资扩产,已成为今天中山不少镇区的共识,各有差异的关键在于如何具体抓。南头镇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向记者透露了南头抓增资扩产的招数: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使企业坚定增资扩产的信心和决心。 让我们来看看南头镇抓增资扩产的成绩表:继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在南头增资2.2亿元后,近期,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增资南头2.85亿元的项目亦已尘埃落定。今年,南头镇还落实了奥马电器增资8000万元,樱雪集团、荣南机械也增资扩产。 目前在中山产值30亿元的TCL,其目标是做到50亿元;奥马电器的目标也剑指20亿元。长虹袁军告诉记者,明年或后年,长虹肯定还将在中山投入两个大项目。有此支撑,可以预见南头镇在未来两三年内仍将保持乐观增势。对确保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今年目标,陈仕标和黄兴林亦充满信心。 找准一个方向,抓对一件事情,往往会改变一个地方发展的轨迹和命运。南头早于2005年就把增资扩产作为新增长点,而当时的长虹、奥马、TCL等家电企业正酝酿新扩张,地方发展思路与企业拓展实际一拍即合,遂有今天无地南头在增资扩产上百花齐放新局。 还有一组数据,足以力证南头镇企业增资扩产之实:今年1-4月,南头镇新增规模企业46家,新增产值6亿元。这说明不仅龙头企业增资扩产,一批中小企业也纷纷增资扩产。由此,谁能轻言南头无地,就无后劲? 苦练内功>>>>>> 【服务配套两大基本功常抓不懈】 谁都知道增资扩产好,但增资扩产主动权在企业,地方政府是否就有想法,没办法? 陈仕标、黄兴林的答案还是很简单———练内功。记者深入采访后总结了南头镇党委政府苦练内功两大秘招:抓政府服务和抓产业配套。 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从中山有招商引资之日起,完善服务便已成为人尽共知的举措。服务优劣的区别,就在于谁能做得更到位一些、更专业一些。窥一管而知全豹,从南头镇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鲜超华那里,记者发现了一个小秘密:这么多年来,南头镇始终坚持每天有一辆车往返于南头和城区之间,为企业办理各种各样的手续、证照。蔡拾贰和袁军证实了南头这一做法,当年长虹和奥马落户中山,所有手续都是南头镇代为办妥,企业老板则腾出精力时间搞建设。 今天南头镇的政府服务备受企业称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企业敢于豪掷数千万乃至逾亿元增资扩产的底气,更多的是缘于南头家电集聚效应和成熟行业链条形成的强劲产业配套能力。 900多家家电企业,其中配套企业400余家,包括五金、机械、化工、电子、印刷等十余类,形成相对完整成熟的“接单———设计———配套———加工———营销”家电产业链。 南头家电企业都知道“两大中心”,也信赖“两大中心”。一是广东省日用电器科技创新中心,去年协助500多家企业完成产品检测认证及计量检测、科技服务等。一是南头镇家电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为全镇600多家企业提供了具行业特色的信息服务;同时开发“广东省企业新产品样品数据库”,共收集我省各种产品样品文献2000多份,涉及产品3万多种,收录产品数理近万种,产品类别百多个,涵盖计算机、家电、机械装备、日用品等25个领域。 南头经验证明,仅仅靠招商引资的“一条龙”服务,已不足以“引得进,留得住”。让企业实现本土化采购、零仓储,在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上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那才是练内功的更高境界。 “候鸟”怎样才能变“榕树”?诱因很多。但有一条是清晰的:产业配套越完善,企业在这方土地上的根就扎得越深。 整合资源>>>>>> 【谋划深刻变革】 经过多年的耕耘培育,南头家电产业已进入成熟收获期。但整个采访过程,记者却深切感受到了陈仕标和黄兴林这两位当家人强烈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无地”的南头今后何去何从?“2005年,我们开始转变思路,提出‘发展、管理、和谐’,着重在管理上做文章”,个子高高的陈仕标,看得也远。 从南头镇党委政府所作的努力来看,“管理”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整合资源。 通过种种办法,近年来收回闲置用地1100多亩,盘活空置厂房25万平方米,这是资源整合。正在筹建一个资产投资公司,统筹全镇土地、物业,这是资源整合。拟依托现有的“家电大厦”,建设一个统一的科技创新平台,集研发、检测、认证、信息、科技中介多种服务功能于一身,这是资源整合。引进广发行、深发行,为企业解决最迫切的融资难,这是资源整合。而奔走呼吁,积极推动打造西北家电基地,则是更高层面的资源整合。 从这一系列的举措来看,南头镇正试图通过组合拳般的资源整合,捏合出一种高于土地,高于能源的“软实力”,以赢得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后续竞争。 “无地”的南头镇,正在进行着一场艰巨的转型,一场深刻的变革。这或许是一次从产业基地向行业基地的升级,或许是一次从制造中心向行业公共服务中心的转身,又或许是一次从家电大工厂向现代化三产体系的蜕变。也许,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凤凰涅槃。 ■记者手记 决定性因素是人而非地 世间一切人事,都在发展变化当中,今天南头速度快,不代表明天南头的速度快。若以今天南头的数据论得失、成败,难免有失科学。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南头镇四个月的速度,虽不能说明全年大局的问题,却能说明发展状态的问题。 在南头采访,有一个深刻印象,无论是镇委书记、镇长,抑或是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波,甚至是统计办的一个普通干部,不以南头今天已取得的丰硕成果而喜,不以南头明天面临的“无地”困境而悲。在南头采访,看不到政府领导“等靠要”的松懈情绪,听不到基层干部“没有指标找不到商”的长吁短叹。采访南头经贸公司的秦波和鲜超华,让记者领教了招商干部的繁忙;而陈仕标则是挤出下班后时间接受采访,谈到“无地”南头的发展陈仕标滔滔不绝,直到晚上7时多犹不知觉…… 什么都能失去,唯独不能失去进取心;什么都能丢掉,唯独不能丢掉忧患意识。这是“南头速度”给记者第一个启示。 “无地”南头的实践也给了我们另一启示:土地是发展的充分条件,但绝非决定性因素。纵观当今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却演绎了小国寡民发展成为经济巨人的奇迹。譬如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无一地大物博。最典型的当数日本和荷兰,地少人多的日本大部分能源依赖进口,荷兰20%的国土是向大海夺过来的。但世人皆知,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荷兰则属西方十大经济强国之一。 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今天,更不能成为“唯地论者”。从大气候而言,随着科学发展及和谐社会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控制土地过度开发的政策只会越来越紧。从地区局部来看,目前,中山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拼土地、拼资源的粗放发展终将退出竞争。如果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必然会陷入“无地”的樊篱而无所作为。 南头在中山的自然条件,与中山在全省的自然条件,惊人相似。两者都以最小的区域面积,创造了名列前茅的经济总量。就此而言,南头的今天,很有可能就是中山的明天。 我们还要以土地换发展吗?我们只能以土地换发展吗?南头镇的实践和探索,或许能给予我们一点思考和启迪。 |
记者 刘志巍 实习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罗颖涛 钟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