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沙溪镇第15届人代会召开。作为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加入龙山村和龙瑞村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的6名特别委员首次旁听了会议。据悉,今年沙溪镇将探索加强对异地务工人员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新路子。
“可以让我们了解沙溪镇的发展和变化。”穿着一身黑套装的钟丽慧来自河源,在沙溪镇工作已经3年多了。去年底,她和其他5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一同成为龙山、龙瑞两个试点村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的特别委员。她说,自己以前并不太关心政治,“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也改变不了什么”,但自从当了特别委员后,她便特别留意外地人的心声和意见,“现在有了反映这些问题的途径了,自己也多了一份责任感”。钟丽慧告诉记者,不久前,她还向沙溪镇建议,增加往返服装城的汽车班次和线路,因为不少在附近上班的打工者都反映交通不便。
和钟丽慧相比,吴培祥算是“老沙溪人”了,他来这里已经17年。自打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成立后,吴培祥也感受到一些变化。“以前,我们厂的工人住在龙瑞村都不敢去村里的球场玩,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地盘,现在村里面有活动和培训也会邀请我们参加,和村民一样,他们也可以领到误工费和奖金等。”对于协调委员会的工作成效,吴培祥笑着说:“我们还在摸索之中,打80分吧。”
记者从沙溪镇第十五届人代会上获悉,今年,沙溪镇将在已有的两个试点基础上,继续推进“特别委员”和社区协调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并在各村(居)全面推广。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关注的子女教育问题,沙溪将积极探索积分制广度和深度,提高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学校比例。此外,报告还提出,推进更多基本公共服务向异地务工人员延伸,探索加强对异地务工人员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新老沙溪人同享文化娱乐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