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大街、烟洲小学旁边的巷子里,有一栋古香古色的建筑,这里是西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所在地。2011年8月成立的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由西区党工委、办事处通过社会购买方式,引进了中山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中心目前有5名常驻社工,聘请香港资深社工督导和义工协助管理,主要通过上门家访、个案跟踪、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方式,为辖区居民提供长者、青少年、低保以及单亲家庭等多元化综合服务,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长者地带:老爷爷上网冲浪
78岁高龄的郭叔时不时约上几个“老友记”,前来社工中心上网。只见他娴熟地开机,打开网页,查找自己要看的当天新闻——要知道,几个月前,这些老人家对电脑知识可谓一片空白,连最基本的开机都不会。如今面对键盘上错综复杂的英文字母,他们是怎么熟练记住各种功能键的呢?
“这个很简单。”郭叔一边向记者展示“技能”, 一边笑呵呵地说,“这个EN-TER键,就是‘恩他’的意思,‘恩’白话就是‘按’的意思,用了它就能输入命令,这些都是黎姑娘和李sir告诉我的。” 李sir告诉记者,10位正在学电脑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目前只有两人家里有电脑。老人家的团队协助精神很好,常常互相提点。他们担心自己记不住,每次都认真地将社工教授的内容记下来,内容详细到如“先把光标移到左边位置,等待小提示字样,再左键点击鼠标按钮” 等。
青少年空间:扭转五彩“光环帽”
一根普通的长条气球,在手里拧拧捏捏,几分钟的工夫,9岁的彤彤就将其变成了一顶五彩缤纷的“帽子”。每周五的下午,在社工中心举行的“great”波气扭拧气球活动,就是彤彤一周最欢乐的时光。
在社工中心“great”波气扭拧气球工作坊,记者见到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和彤彤一起正聚精会神地扭气球,他们将五颜六色的长气球变成形态各异的动植物,有“青蛙”、“向日葵”,也有“孙悟空的紧箍咒”。记者了解到,“great”波气扭拧气球是社工中心专门为8-14岁青少年设置的一项活动,从4月开始每周五开班,社工黄sir教会青少年扭拧技巧后,就由大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组装、拼接出自己喜欢的气球造型。
家庭时光:为妈妈亲手做一朵康乃馨
“妈妈,这个是我自己做的康乃馨,祝您母亲节快乐。”7岁的小晓在社工阿敏的指导下,用彩纸折了一个朵鲜艳的“康乃馨”送给妈妈。收到生命中的第一份母亲节礼物,小晓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甜美幸福的笑容——这是烟洲书院修身学堂“睦邻开心吧”的动人一幕。母亲节前夕,社工组织了十余对亲子家庭,开展“‘馨心相印’把祝福送给妈妈”的主题活动,现场教青少年用彩纸制作“康乃馨”送给妈妈。
社工阿敏告诉记者,活动目的就是让小朋友从小就知道如何去孝顺父母,在母亲节当天送一份自己亲手做的“康乃馨”,更有意义。据了解,社工中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天天向上,‘葵’(携)手共进”、“有爱亲子厨房”、“‘亲子饺﹒亲子教’活动分享会”、“‘亲子趣味乐’亲子活动”等,倡导“家园﹒共筑”的家庭服务理念,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温暖、温馨的家庭互动平台。
特色服务:填补三大群体社会服务短板
作为当今社会一项新兴职业,社工主要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大多活跃在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并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广大领域扩展。
“为打造中山社会工作‘一镇一品’服务品牌,结合西区实际情况,我们为社区提供‘耆英共注’长者服务、‘青春共助’青少年服务、‘家园共筑’家庭服务、‘社区共融’义工服务等四大特色服务。”社工中心主任吴俊映表示,目前中心以西苑社区和烟洲社区为试点,专门为老年人、青少年和贫困人员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吴俊映说,经过调研,发现这两个社区中的体弱老人较少外出,与外界交流极少,对社区资源利用率较低;青少年在自信心培养,学习和人际交往、亲子沟通上存在社工服务需求;低保家庭的社会网络支持较低,正面能量较缺乏,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支持,社工中心将有目的地填补这些短板,为社区需要帮助的群体构建精神家园。
“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后,推动、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协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西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做不了、做不好而百姓又急需的社会服务以项目形式招标、委托给具备资质的社会工作事务所承担,这是社会创新管理的一大进步,也是政府加强社会建设和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