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区街道,一场关于“垃圾屋”的蜕变正在悄然发生,街道投入上百万专项资金对110个公共垃圾屋进行智慧化改造。这个看似微小的民生工程,却成为街道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当居民发现家门口的垃圾屋变身“智慧环保空间”,折射出的不仅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更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大文章。
从“邻避设施”到“社区客厅”
曾经污水横流、异味扰民的垃圾屋,如今配备智能分类口、臭氧消毒机、24小时监控和洗手池,改造后的安乐街08号垃圾屋成为居民点赞的“新地标”。75岁的郑婆婆感慨:“现在连蚊虫都少了,投放垃圾也很方便。”
长洲新村12号垃圾屋
沙朗安乐街08号垃圾屋
小空间里的大民生
垃圾屋改造藏着中山城乡品质提升的密码。环境革命:110个垃圾屋同步升级排水排污系统,垃圾屋还增设了精准的分类投放口,安装了洗手池,方便居民在投放垃圾后及时清洁双手,细节之处尽显人文关怀;数字赋能:百余个智能监控设备实时联网,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环保天眼”。
智能监控设备实时联网
从“环境革命”到“文明革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目前,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预计将在2025年6月底全部竣工。届时,一个又一个焕然一新的垃圾屋将呈现在居民面前。它们不仅是环卫设施的简单升级,更是西区街道关注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垃圾屋虽小,却承载着城市文明的大使命。西区街道将继续努力,以每一个细微之处的提升,汇聚成居民幸福生活的强大合力,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