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传承历史 唱响民歌
发布时间:2007-10-26
传承历史 唱响民歌

———广东省(中山·坦洲)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侧记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明月当空,歌舞升平。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24、25日两晚的坦洲镇市民广场,人山人海,歌声缭绕。14个市(县、区)16支参赛队伍共奉献给市民46首原汁原味、又各具特色的民歌精品。
    “咸水歌星好流行,男女老少唱歌闻,如今民歌人人唱,代代传人代代新……”坦洲镇一位名叫麦敏红的14岁小女孩舞台深情演绎高堂歌《民歌新唱》。舞台后,小女孩的奶奶,坦洲民歌手梁三妹用关爱的眼光,注视着自家的“咸水歌传人”。“这是我改写的歌词,也是我教她学咸水歌。她是我们家的第五代传人了。”梁三妹说,“咸水歌一定要传下去,让更多的后代跟着唱下去。”
    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濒临失传,抢救民间艺术文化,渐成共识。在两晚的大赛现场,记者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参赛选手不仅有六七十岁的老歌手,还有不少10多岁的小歌手。坦洲的李志聪、吴秀霞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8位同龄小民歌手的伴舞下,对唱咸水歌《对花》,获得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赞赏。
    作为中山咸水歌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坦洲视将咸水歌发扬光大为已任。早在三年前,坦洲已经在学校逐步推广咸水歌,并每年举办民歌大赛。民歌手吴容妹与吴连友等就是新合小学的“交务”咸水歌老师,这对拍档好姐妹,因歌走在一起,因歌心连在一块。她们每天下午3点多就开着摩托车往学校赶,4点钟准时给学生上咸水歌课。“咸水歌好听,很有意思,现在会唱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有责任传给下一代。”
    坦洲人自觉地行动起来了,把咸水歌这一民间的艺术,搬上了大雅之堂,并一路唱进了“首届CCTV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的舞台,还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把建设文化名城作为未来5年的六大战略目标之一。眼下,打造文化名城的行动正在逐步推进,高潮迭起!而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省民歌大赛,就是典例。应该说,建设文化名城,既是中山响应建设文化大省号召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这座拥有璀璨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的自觉行动。
 



 记者 何腾江 赖有生 余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