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建设中山文化名城必须重视文化生态
作者:田正义 作者单位:火炬开发区科协 发布时间:2007-09-10
 

  余秋里先生此次造访中山,宏论直言,多有建议,他提出的“城市文化生态”至为重要。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文化生态是从生物科学中一个重要分支生态学借用的一个观念。在研究生物群落、生长、发展中发现,生物群落不仅依赖于它们的生存环境(水、土、阳光、温度、大气等自然要素的集合),还和生物群落内部的种群构成、分布、种群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紧密相关,尤其是群落内部的食物链、生存要素稳定的分配格局对这个群落的稳定与兴衰起着关键作用。所有这些影响生物群落生存发展的内外要素,以及要素在不同层面的全部联系,构成了这个生物群落的生态。从静态看,它是一种集合、一种结构,从动态看是一种内部运行的机制。
  文化生态虽然比生物生态更复杂,但也存在某种类似,一个城市的文化,也是一个群落,它是由各种类型的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和游移于其间或独立生存的各色文化人,以及支撑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受体所组成,他们品尝着、享受着文化人及他们的组织烹饪的文化大餐,构成文化市场的主要消费者。除了这些有形的文化实体,还有十分重要的无形的文化软件,它们就是文化政策、文化氛围、文化信息、文化运行机制。所有这些构成了特有的文化生态系统。既然是系统,它就是有组织有层次的:
  最底层的是文化人———文化的生产者和文化的受者———文化的消费者,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随着文化的发展,既是文化的生产者,又是文化的消费者,这种双重身份的人会越来越多。在一个城市里,这一层面越丰厚,文化发展的底蕴就越深厚。这一层面的文化品位越高,整个文化发展的水平就越高。
  第二层是文化产业层,它的主体是文化企业,当然也有一部分自由文化人游离其间,这一层是文化的表观层,它决定了整个城市文化的表观,这一层面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文化产业层也有主导产业、核心企业,它们决定了文化产业的特色。
  第三层是政府的文化管理层,它的文化管理功能是通过两个杠杆实现的,一个是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另一个是政策。这两个杠杆的强度和有效性决定了文化管理的效率。
  我们对城市文化生态的建设就要做好这三个层面的文章:首先要提高文化人的量与质,当务之急要是吸引和培育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创业者。没有众多的文化企业,文化人就无以落地生根。同时要大力培养市民的文化素养、艺术品位、审美情趣,使中山人真正成为有文化艺术修养的文化消费者,使中山的文化市场真正扎实地扩容。
  要认真地规划中山的文化产业,特别要优选主导产业、培育核心企业,然后把规划放到市场中加以检验修正,通过多次反复,在市场考察中找准主导产业,核心企业既不能自封也不能册封,关键是放在市场竞争中汰选,物色好的企业苗子,适度地加以扶助、辅导。
  要加大政府和全社会的文化投入,为了保障政府的文化投入,可以仿照政府的科技投入的立法方式,规定一个和GDP的比例,加以确保全社会的文化投入是更重要的,它是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的标志,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投入,主要靠政府的激励政策,这方面是薄弱环节,需要大力加强。
  以孙中山先生为核心的中山文化名人群体的历史遗存在中山文化生态中起着重要的标志性作用,是构筑中山文化生态体系的轴心,支柱与大梁,它决定了中山文化庙堂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近年来,我市对香山文化的研究已经初步显示了它的轴心作用,但这个工作刚刚开始,在高、深、宽这三个维度上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必须指出,文化生态体系的根就是文化企业、事业、文化人对社会的各种形式的渗透。文化生态体系的土壤就是社会人对文化的各种需求,因此必须育根厚土,才能保证文化生态体系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