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承担起建设文化名城的使命
发布时间:2008-03-01
承担起建设文化名城的使命


刚刚结束的全市宣传思想暨文化名城建设工作会议,发出了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员令,吹响了全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号角。建设文化名城,是中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是彰显城市个性的迫切需要。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城市特色决定着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又体现着城市特色。一个城市的文化定位一旦形成,必然会强化这个城市特色。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为我市文化名城建设作出如下定位: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形成更为高度自觉的共同文化追求,把中山建设成为孙中山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更加深厚,城市人文精神得到较大提升,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城。这个定位,对中山未来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中山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这个新起点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山建设文化名城的定位,正是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世界范围来看,继知识经济之后,文化经济又成新的热门话题,文化与经济由原来的分离状态,正在向互相交融的状态转型。随着历史发展,经济与文化日渐交融,两者已经形成了双向促动的关系。文化是人创造的,反过来文化又创造人,它可以开发人的潜能。所谓创新,就是人的创造潜能的外化或物化。人的创造潜能一旦显示出来,表现在经济上就是创新,它可以直接推动中山经济的发展。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可以提高中山的知名度,增强中山的经济竞争力,增强对国内外客户的吸引力,这就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伴随着文化产业日益壮大,还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
    现代城市不仅要为人们提供起居的良好物质环境,还要为人们的心灵的栖息提供良好的精神空间。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就是要建设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与文化生态,使中山成为宜居又宜养的城市,不仅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而且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现在的人民群众,不仅要学习文化、掌握文化,而且要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对文化的需求空前增大,这是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只有在大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中山是以伟人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城市,孙中山文化既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吸取了国外先进文化的精华,是促进全市人民感情认同、价值认同、历史认同、身份认同的强有力因素。一个城市必须要有良好的精神支撑,我们的文化名城的内容就包括了孙中山思想精髓在内的社会价值体系,有这个价值体系引领,就能把全市人民凝聚起来,把分力变成合力,向着共同目标努力。同时,建设文化名城还承担着塑造人的历史使命,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责任意识,使新时期中山人的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是全市不断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的具体体现,更是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的具体体现。担当起建设文化名城的重任,是我们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全市要迅速行动起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谱写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文化名城而努力奋斗!
◎张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