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中山赋》入选《光明日报》“百城赋”征文
发布时间:2008-10-27 来源:中山日报
华章颂中山好赋歌盛世
“中山赋”征文活动结束,一等奖作品入选《光明日报》“百城赋”征文

      历时半年的“中山赋”征文活动尘埃落定,从100多篇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作品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十名。一等奖由陈新平、刘斯翰获得,并最终跻身于光明日报“百城赋”之列。
    今年我市创建文化名城战略启动,恰逢《光明日报》发起全国征集“百城赋”活动,我市积极参与,决定举办“中山赋”征文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中山赋”大型同题征文活动4月1日启动,面向海内外征集作品,一等奖作品参选《光明日报》“百城赋”征文。此次征文活动,目的在于记录中山这块土地的风云变幻,见证中山人民的智慧创造,纵论中山古今、历史沿革、人文地理、璀璨文化、社会发展风貌。借古赋之体裁,歌现代之伟业,用“赋”谱写中山这座城市的盛世华章。
    “中山赋”有奖征文活动全面铺开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中山市文人以及诸多外省文人纷纷拿起笔加入“中山赋”的写作。至9月底共收到作品110件,经初步筛选,最终有84件作品进入终审。
    一篇好的“中山赋”是怎样的?专家们给出答案:符合赋体的特点,丽藻雅辞;两句一韵,章节转韵,格式较为固定;平仄协调,富有音乐美;篇幅短小,1500字以内;既要有诗的诗意韵律,又要有散文的篇章布局;展现中山的风貌,突出中山特色;站在一定的高度,有思想见地。
    岭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粤海风杂志主编徐南铁表示,当代国学文化的振兴,带动了辞赋文化的蓬勃兴起,在此环境下,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山注重用文学手段宣传城市,体现中山人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中山赋》也将成为名城中山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评审工作结束后,《光明日报》副总编李春林一行四人专程从北京赶到中山,对评选出的作品进行了认真挑选,并最终敲定了上《光明日报》“百城赋”的作品。
    ■获奖名单及一等奖作品见B3香山
来源:中山日报 2008-10-27 A1  作者:记者 黄启艳 杨彦华
 
 

完美杯《中山赋》有奖征文

获奖名单

●一等奖(1名)
    陈新平刘斯翰

●二等奖(2名)
    杨承大
    杨纪伟

●三等奖(3名)
    闫玉宏
    李代高
    吕飞

●优秀奖(10名)
    刘建芳
    田仕飞
    黄刚
    曾锡熊
    胡汉超
    李文光
    邹劲松
    马建勋
    雷经石
    温国科
来源:中山日报 2008-10-27 B3 
 
 
 
《中山赋》
本版插图:许宁
    中山者,南国之古邑,百越之名区也。汉属番禺,晋为东宫,唐隶东莞,宋曰香山,以五桂山之飘香而名焉。及至民国,因孙中山丰功伟绩而名中山(1)。
    中山雄踞广东之中南,左傍江门之右壤。东毗伶仃,越珠江而及香港;南抵珠海,引澳门而蹈南洋。南国薰风,激越百代豪气;古邑温情,千年沧桑。但见尘埃拂尽,华彩弥彰;旧容未老,又袭新妆。
    岁月嬗递,风云际会。南国古邑,引无数热血志士,击筑慷慨;海滨山水,教几多风流雅士,翰墨遄飞。伟哉孙文,生于翠亨。旅历西东,兼蓄古今中外,文采斐斐;学富五车,涉及政经农医,真知灼灼。觉帝制之腐毂,育民主之新蕾。“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辛亥年运斤擘画,帝国崩析;新纲纪鼎力筹措,纪元晨哕。始创共和,开凿政治民主之先河;实业救国,构筑经济建设之蓝图。于是乎寰宇为之动颜,华夏于斯新圭。“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噫!先生革命,始兴中,后同盟,继之中华民国,十八年风雨倾鼎革;先联共,再联俄,施之三民主义,五十九岁月恸惊雷(2)。帝象非在,日新共辉(3)。先生功德,惟藉星月以显勋业,引泰山以勒丰碑。猗欤休哉!翠亨髫童,几经奋斗,民族星徽。
    更捧丹之效荆轲,气贯日月;郑愚之镇南海,丰碑崔嵬(4)。郑观应首倡维新,《盛世危言》;唐绍仪护法兴县,民国总揆(5)。淬砺自刻,尽瘁主义,刘思复呕血悍将;剪裁风云,青天白日,陆中桂敷色开国旌麾(6)。航空救国,杨仙逸魂系霄汉;香销玉殒,阮玲玉泪洒芳菲(7)。西学东渐,容达萌导留学以先路;四角检字,王云五启索引之新轨(8)。双槐老人,著十卷《书传旁通》泽被后读;岭南名儒,撰一册《香山县志》识越前规(9)。萧友梅心《问》江山,尘世秋华人如蕊;吕文成手挥五弦,《平湖秋月》雁低回(10)。苏曼殊心无菩提,根情,苗诗,实僧,幽怨凄恻,占尽墨林秋色许;阮章竞笔投戎帐,霜天,夏雨,秋风,意气风发,引领文坛春光辉(11)。嗟乎!伟绩丰功,非秃笔能穷撰;群贤俊杰,与卿云共争辉。
    世逝时移,月异日新。昔者已矣,来者可追。铁肩担道,巨擘运钧。且看今日之中山,沐改革之时雨,乘开放之征轮;与特区而飞跃,居“四虎”而驰奔。“不走回头路”,语重心长,饱含邓公无限期盼;要改革开放,坐言起行,踏上中山发展新程。政府牵头,民众同钦。敢为人先,承先彦之精神也;勇于拼搏,续先民之传统也;踏海弄潮,秉地域之优势也;侨商注资,缘祖国之崛起于世界之林也。中山大地,豪气干云。撤县建市,财力倍增。遵循科学发展,治理环境污染,节排减能;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人文气氛,弄怡含欣。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国家园林城,芳草萋萋,喜看近悦远来;双拥模范市,温情融融,乐夫拥军爱民。沧海鸣笛,招八方客商共谋创业;古肆复兴,使百年老店绽放新春。“六点一山”,导旅游之大美,“五纵六横”,望景行而载奔。举庠序而兴教,培桃育李;修道德之规范,崇理明文。博爱路轻拂博爱风,慈善行宣示慈善心。喜看小榄菊花会,填八百年菊谱,每试花魁逢甲戌;沙溪浴佛节,巡二十尾醒狮,独品栾茜向初春。大涌红木,雕刻千年国粹;黄圃腊味,腌制家乡奇珍。子姜焖鸭,香留齿颊;石岐乳鸽,酥沁心襟。人品乐百氏,户用铁将军。又有古镇灯饰之都,明月韬光;夏夜服装之会,人间美锦。雅居乐,嘉丹婷,驰誉中外;古玩店,高尔夫,传奇古今。长青于东西洋,华帝暖贫富心。更兼四大百货,云祥龙飞。奔澳洲,走香港,归羊城,茹苦含辛,始成粤商领袖;开放性,创新性,兼容性,洋为中用,续写老店新春(12)。美哉中山!悦目者,目不暇接;赏心者,心无旁征。古邑颂德,新城怀馨。
    噫!自古一国一城之兴衰,所重者时也、势也。时者,兴亡之所凭也;势者,消长之所依也。适时顺势,焉能不兴?邦国兴,则城邑兴。而今祖国如搅天蛟龙,中山似碧海长鲸。是可凭而兴者。若夫国泰民安,政策光明。东风包举,事业蒸蒸。展翅南溟,扶摇九天。依而长者,其中山之谓乎!
    赞曰:巍巍中山,南国宝琛。民殷物泰,世风清淳。沧海旭日,喷薄跃升;艨艟远航,鼓棹沧瀛!
   



注释

    (1)香山汉朝属番禺县地,晋为东宫县地,唐为东莞县地。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改香山为中山。
    (2)1894年创兴中会始,至1912年改为国民党共18年。孙中山1866年生,1925年去世,为59年。
    (3)孙中山幼名帝象,号日新。此含双意。
    (4)韦悫,别号捧丹。1911年曾参与刺杀清广州将军凤山被通缉。郑愚,香山人,881年出镇南海。
    (5)郑观应:广东香山人,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改良主义者,有《盛世危言》等著作。唐绍仪:清末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民国初年,被推选为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
    (6)刘师复(1844-- -1915)老同盟会员,组织支那暗杀团,炸死清廷悍将。陆皓东,原名中桂,字献香。曾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
    (7)阮玲玉:香山人,早期影星。
    (8)容闳,字达萌。1872年率30名学童赴美留学,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著有《西学东渐》。王云五:出版家、教授,创立四角号码检字法。
    (9)黄培芳:清嘉庆年间人,有《香山县志》等,世称"岭南名儒"。黄瑜:明人,自称"双槐老人",有《书传旁通》等。
    (10)萧友梅(1884-- - 1940)中山人,音乐家,作曲家。首创国立音乐院。作品《问》深沉隽永。吕文成:广东著名音乐家,演奏家,有《平湖秋月》等作品。
    (11)苏曼殊:近代作家、诗人、画家、翻译家、僧人、法号曼殊,诗风幽怨凄恻。阮章竞(1914-- -2000)中山人。曾任游击队指导员,八路军太行山剧团副团长。解放后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市作协主席。
    (12)四大百货:指20世纪初中山马应彪、郭乐等先后创立的四家公司,其业务初起于悉尼,后遍及广州香港上海,影响极大。
中山日报 2008-10-27 B3  作者:一等奖作品  陈新平刘斯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