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需要良好的生态文化 |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张文台上将谈中山生态环境建设 |
11月30日,前来我市参加“中国·中山”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开幕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张文台上将,盛赞中山环保生态城市建设。 ■文化名城不能少了良好的生态文化 记者:中山正在建设文化名城,您认为文化名城建设需注意些什么? 张文台:中山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具备了成为文化名城的资质。但成为文化名城,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也很重要。通过这两天的接触,这一点我已在中山切实感受到了。 记者:中山将于明年1月迎来全国生态示范市国家考核组的验收。就进一步做好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张文台:我希望,中山市在现有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继续完善各种体制和机制,克服尚存在的缺陷,让建设思路更清晰,尤其是要进一步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我们下一步发展的瓶颈一是资源二是环境,中山也不例外。要寻求突破,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就当前情况,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重点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研究完善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税收支持政策,建立健全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体系。研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 ■充分发挥环保纪录片的环保意识宣传功能 记者:您认为,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在中山举办,对中山今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什么促进作用? 张文台:这次活动在中山举行,对增强中山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中山循环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和全市整个生态文化发展将会有积极意义。 从宣传角度看,没有什么比纪录片的影响力来得更快。下一步,中山纪录片制作可从宣传这里的生态、特色文化、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寻求突破,发挥环保纪录片在建设生态示范市中的作用。 |
记者 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