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带着“熊兵”来夺宝 |
相声剧《夺宝熊兵》昨晚亮相中山 |
| ||||
"北有赵本山,南有大兵赵卫国。"昨晚,南派相声领军人物大兵、赵卫国携《夺宝熊兵》空降中山,笑爆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三幕相声剧《夺宝熊兵》是大兵、赵卫国搭档说相声以来推出的第一部大型爆笑喜剧,也是大兵对相声改革的一次探索。相声本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但大兵却让它穿上戏剧的外套。自上演以来,该剧已在全国巡演五十多场。 《夺宝熊兵》原名《四羊方尊》。它讲述了1938年日军进攻之前的长沙,常在臼园茶馆进行地下文物交易的文物行家兵少爷(大兵饰)偶遇神秘的外地文物贩子赵繁统(赵卫国),听说宁乡雷记典当行的老板雷德远淘到一个形状特异的青铜器。兵少爷、赵繁统、和外行的茶馆老板项不出三人不约而同地跑到雷记典当行想买下这个宝贝。三人各自用不同的伎俩想压低价格独吞,不想弄巧成拙,让雷老板意识到这是个宝贝,出价也水涨船高,最后被恶性竞争叫到十万才被三人共同买下。商量分赃时,三人贪婪的嘴脸毕露无疑,产生了一连串让人忍俊不禁的喜剧冲突。就在兵少爷自以为得手并准备将宝贝卖出之时,日本特务也露出本来面目,欲把青铜器抢夺到日本去。所有中国人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把国宝献给国家。 昨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大剧场现场,并不见大兵等人在此彩排,只有一尊"国宝"--四羊方尊孤零零地呆在舞台上,当晚,剧中一群贪婪的人们为它争个你死我活。大兵等人不时把通货膨胀、快乐男声、越策越开心、I服了YOU 等以现代流行语串起的相声"包袱"抛向满座的观众席,几乎每隔五分钟就引起一场大笑。 "我们这部戏主要反映人性的贪婪。"大兵说,虽然在民族大义面前,几位贪婪的中国人最终抛弃了自己的欲望,保住了国宝。但他并不希望把主题提得太高,以致观众觉得程式化,他希望更着重于对人性的真实表现 。"我想走一条真实的道路。当我写这部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在过这段生活,在1938年,一个日本鬼子要与我抢国宝,我的本能会指引我怎么做?害怕,逃跑,妥协,实在躲不了被他追杀,最后只好一搏。这些都是人的正常反应,我希望演出一个真实的人。" 《夺宝熊兵》也是大兵对相声剧的一次探索,在他摸索前行的同时,山西,东北,南京等地也出现了各种相声剧。大兵说,相声剧其实已出现几十年,但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定义,这在客观上给探索者提供了一个开拓空间。"每一个搞相声剧的理解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大家都来玩,看谁玩得好,让观众觉得好玩新奇喜欢即可。现在先玩着吧,没必要去分真伪。现在很多人问我,什么是相声剧,我可能也没有办法给它一个百分百的定义,而且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将其确定。新的艺术品种的产生应当建立在大量的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最后去伪存真。因此,我觉得不要急于去定义,将它留给后人还来得及。" | ||||
记者廖薇/文叶劲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