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由中老年艺术爱好者自发组成的艺术团队,没有人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更没有固定的经费让他们购置演出所需的道具、衣装。但就是这样一支来自天南海北、各个行业“组装”的彩虹艺术团,屡获国内省内艺术大奖。在共和国60周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她们还把无限的活力舞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捧走了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最高奖项“凤凰金奖”。
“战地黄花”感动千余观众 “人民大会堂是个神圣的舞台,让人心向往之。”团长王丹力说,当团员们得知自己将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为祖国了六十周年献礼表演时,无不激动万分,加紧排练。她们特别组编了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舞蹈“战地黄花”,以及带有鲜明中山特色的咸水歌舞蹈“水上人家”,23名团员信心满满,自费前往北京参与比赛。 “当踏进庄严肃穆、宏伟华丽的人民大会堂时,心里就有说不出的自豪和激动。”舞蹈队伍中一名年纪最大的72岁的高师德老师告诉记者,那一刻,拿不拿金奖已经不重要了,她只想好好地完成这个舞蹈,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个舞台。 “战地黄花”反映的是红军长征时期,我军在沈阳军区的一支医疗小分队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英勇不屈、殊死战斗、为民族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动人故事。 跪地、翻滚、劈腿,这些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的舞蹈演员们,对每个动作丝毫不马虎,她们用到位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配合着舞美特效,展示了十三个年轻的生命,化作了十三朵黄花的悲壮情景。全场1200多名观众,被这些老演员们舞蹈精神所感动,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当舞蹈结束演员回到观众席时,一位来自内蒙古包头市近70岁的老人家红着眼眶,激动地握住高师德的手说,“战地黄花”舞蹈演得太好了,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革命记忆,一幅幅抗战时期艰难困苦的画面浮现在眼前,他决心回去写一篇文章纪念红军精神永垂不朽教育当今的年轻一代。高老师眼角闪动着泪花,她说能够得到大家的共鸣,她从心眼里高兴。
丈夫北京带孩子太太安心上舞台
“战地黄花”不负重望,一举夺魁,让团员们欢欣鼓舞。比赛结束后,大家纷纷来到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留念。这时年轻的团员赵佳才突然想起,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已经在大会堂外面徘徊等待了几个小时。 原来北上期间暑假还没结束,要是去了北京,许多团员的孩子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于是团队中三名妈妈无奈地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北上,谁知道比赛前一天,大会通知他们,由于座位有限,演员亲属不能进场,此时妈妈们十分焦急,孩子们自己呆着,大家都不放心。其中一名孩子的妈妈赵佳,她的爱人得知后,马上向公司请假,专程飞去北京帮忙带孩子。 比赛当天,赵佳的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在天安门广场前溜达了几个小时,等待比赛结束。比赛完后,妈妈们捧着奖状飞奔到孩子们面前,看见赵佳的丈夫正跟孩子们玩成一团,妈妈们也感动得落下了热泪。赵佳感激地说,多亏了丈夫,要不这些孩子还不知如何是好,感谢他对自己热爱舞蹈的理解和支持。
■喜事档案 ★主角:彩虹艺术团 ★喜事播报:勇夺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最高奖项"凤凰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