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回顾与前瞻” 高峰论坛昨日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认为孙中山研究是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为孙中山研究注入青春活力,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争论焦点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民族民主革命”?
在最后一天的讨论会上, 关于辛亥革命的定性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表示, 如今的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认识也变得多元多变,但是有些认识不能放弃。“台湾出过一本中国现代史评论集, 说内地的学者把辛亥革命说成资产阶级革命, 是贬低了辛亥革命的地位,因为共产党要埋葬资本主义,这些人恰恰是对我们观点的误解。”
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金冲及也介绍说关于辛亥革命是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在美国开研讨会时也有专家与他交流过,“有人问我为什么论文里写辛亥革命没说它是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民族民主革命,是不是看法有改变?还有一次我与台湾学者张玉法先生聊天, 谈到辛亥革命的性质时, 他说大陆与台湾有不同认识,在台湾把辛亥革命成为‘全民革命’,我就问他如果说是‘全民革命’是革谁的命,张玉法说你们误解了我的意思,不是全民起来革命, 而是这场革命代表了全民的意愿。我就告诉他,你们也误解了我的意思, 我们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不是说它是资产阶级发动起来的革命,因为资产阶级力量这么小,我们说的意思是这一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革命。”金冲及介绍,十五大报告中也对辛亥革命有了说法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的革命, 这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定义,而不是某个阶级,某个思想体系下的定义。
话音未落,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姜义华提出现在不能把孙中山推到资本主义那边去,“现在讲民族民主革命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孙中山从一开始就考虑了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 他提出要反对资本家,均贫富,实现以土地国有和节制资本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民生主义政策。”姜义华表示如今研究辛亥革命要特别仔细研究这个定义问题。
■思想共识
把孙学放在中国历史社会背景下考量
孙中山研究如何进行? 许多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 过去的研究者往往都过分热心于小问题, 夸大了历史进程中的一些次要现象, 若要深入研究就必须把辛亥革命放在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嬗变的大背景下。
“辛亥革命被称为‘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当然不只是某个可以同它前后隔开的孤立事件, 它总是经历了长期的酝酿准备, 是中国社会和内外环境发展到这个阶段的产物。”金冲及认为史学研究从来特别重视对过程的考察, 探索历史的变化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这个过程总是复杂的,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必须把辛亥革命放进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嬗变的大背景下。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育民认为,中外关系的深刻变化及其影响,促使中国社会走向新的历史变革, 而辛亥革命正是在这一重要历史转折中发生的。“革命派的革命理论与中外关系变化尤其是条约关系的强化有何关系? 革命党人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及其废约思想,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如何?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解析此问题, 或许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革命派的对外观念和主张。”
而长期从事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陈争平, 也从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方面印证了研究辛亥革命爆发的经济环境。“辛亥革命研究要有新意,必须由广及深,从时间、空间、社会关系、经济环境等方面拓展,比如辛亥革命和越南的关系,辛亥革命与官方的关系,清朝的经济制度等等都可以纳入其中,辛亥得失, 要放在中国现代化道路探讨联系在一起。”
■专家签约
四专家著作将收入“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丛书”
13 日,市社科联与国内知名的从事孙中山研究的四位专家金冲及、章开沅、张磊、张玉法签约,这四位专家的学术论著将交由市社科联全权处理出版事宜,四人出版的书籍收入“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丛书”。这将是国内首次汇集这四位名家出版研究丛书。
四位专家是在参加“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和回顾与前瞻” 高峰论坛的现场签约的。张磊表示,他们会将这些年来比较有分量的孙中山学术研究成果收到这本集子里,届时他们的书籍将命名为《金冲及自选集》《章开沅自选集》《张磊自选集》《张玉法自选集》,文稿将交给市社科联,并由市社科联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按专家们的要求出版发行。
据悉,金冲及、章开沅、张磊、张玉法四位学者专家为国内研究近代史及孙中山的“塔尖”上的人物,金冲及是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曾首提“20 世纪三大伟人”概念,并被中央采纳写进十五大报告。而章开沅为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张磊为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 张玉法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都是顶尖级的孙中山研究方面的专家。
市社科联主席尹绪忠表示, 他们能够一致同意著作“落户”中山,这将是中山乃至中国孙中山研究的突破:“这部书初定明年上半年出版,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丛书。140 万字,每个人35 万字。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将是他们毕生的精华力作。对孙中山研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精彩语录:
法国人不了解拿破仑将被视为一件可笑的事情, 但是中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却显得那么自然。一个民族不了解自己的过去就没有希望。
———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中国寻中山研究会理事)
———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中国寻中山研究会理事)
在我的书架上,历史人文书籍数不胜数,但至今没有一本孙中山传记,台湾也没有很好的孙中山传记,这说明孙中山研究的高峰远远没有出现。
———汪朝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汪朝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辛亥革命的研究是一座“富矿”,矿藏很多,但我们这些老人家只是一些过渡时期的人,我们只能回顾,对“展望”自己未必能做多少事情, 这一切只能寄希望于年轻史学工作者了。
———金冲及(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