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建设动态信息 >> 正文
市博物馆获赠“两航起义”证明书
作者:记者蓝天通讯员周剑 发布时间:2012-12-18 来源:中山商报
    “两航起义”是建国初期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但鲜为人知的是,该事件也有中山人参与。旅居美国的中山乡亲郑仲庆,近日将其祖父郑守一的《两航起义人员证明书》捐赠给中山市博物馆,该段尘封多年的历史,再次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
  参与者郑守一是沙溪庞头人
  昨日,记者获悉,郑仲庆所捐赠的《两航起义人员证明书》为红色封面,扉页贴有郑守一的照片,并盖有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钢印。第二页写有:“郑守一同志原系‘中央民航公司’秘书处秘书,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九日参加两航起义,特此证明。”记者留意到,该证明书印发日期为1981年12月30日,此时郑守一已离世7年。
  据介绍,郑守一是我市沙溪镇庞头村人,1900年4月出生,乳名华亮,别号守一。1929年,郑守一到“广东航空处”当秘书;1930年,到南京任“航空署”署长张惠长的随从秘书;1935年,在“南京航空委员会”任职;1948年辞职,转入“中央航空公司总公司”当秘书;1949年,在香港参加“两航起义”。12架飞机脱离国民党控制
  1949年11月9日,“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部分员工驾驶12架飞机,脱离国民党的控制,从香港启德机场飞往北京和天津,这便是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其后,共有1800多名“两航”员工陆续返回祖国,同时还有1万多箱珍贵飞行器材被运回。
  “两航起义”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航空运输线,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创造有利条件。“两航起义”人员归来后,成为中国民航事业和相关行业的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运回的航空设备和器材,则成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据郑守一的孙子郑积奇介绍,老人解放后曾在北京民航总局财务处工作,1953年在天津轮训队学习,1956年夏退职回庞头家乡定居,至1974年去世。《两航起义人员证明书》颁发后,一直由郑守一的长男孙郑仲庆保存,并于日前捐献给市博物馆。
  市博物馆相关专业人士认为,该证书是郑守一参与“两航起义”这个重要历史事件的重要物证,也是中山人参与“两航起义”的有力物证,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郑守一的后人将其捐赠出来,一方面为市民进一步了解“两航起义”的历史增添了新素材,同时也丰富了市博物馆的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