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中国游客形象为何“倒数第三”
发布时间:2007-05-3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日前有新闻报道说,欧洲酒店业发起的一项全球游客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游客形象最佳,来自一衣带水之中国的游客却位居倒数第三。对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有道是,人乃环境的产物,“桔在淮南则为桔,桔在淮北则为枳”。国境之内,国人的很多陋习难以改变,的确情有可原,因为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无法摆脱传统惯性的推拉,无法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甚至无法超越从众心理的蛊惑。作为游客,当国人置身异地时,入乡问俗、入乡随俗应该是最起码的行为自觉,但是,我们的一些同胞似乎先天缺乏顺应环境、尊重主人的意识,更谈不上三省吾身、洁身自好的自觉和为国争光的政治觉悟。

    根据笔者多年在海外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不用去分析、考察欧洲酒店业调查的具体内容,也能归纳勾画出部分国人不文明、不光彩的行为举止和脸谱化的形象。

    缺乏公德意识,此其一。国人喜欢集体出行,但凡人多成伙,全然忘乎所以,“错把他乡当故乡”,乘车、就餐、购物、观光、参会、参展,处处大呼小叫,前拥后挤,不考虑是否制造了喧哗,不考虑是否先来后到,也不考虑是否留给陌生人足够的身体空间。一位曾在美国工作过的朋友告诉我,主流社会的美国人,不愿与华人为邻,因为华人好扎堆、好热闹,每每聚会折腾得四邻不安。美国某机场用非常显眼的汉语标识提醒游客:垃圾箱在这里!曼谷某飞往中国的航班在停机后用中文提醒乘客:不要把座位上保暖用的薄毯带走!阿联酋沙迦机场的保安说得最溜的汉语是:不要挤,一个一个上!至于随地吐痰、衣衫不整、不分地点和场合地喷云吐雾的国人比比皆是。

    缺乏法律意识和商业规则意识,此其二。大凡国人留下不佳形象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法律规章健全,商业规则透明完善。这对不习惯法律约束和商业规则制约的国人来讲,增加了诸多的不适与排异。一位朋友告诉我,在欧洲,几乎看不到当地人占用残疾人、老年人专用座位的,抢占这些地盘的往往是咱们年轻力壮的同胞。出入机场、住宿酒店、饭馆就餐,不按规定支付小费的多半也是穿着光鲜的中国客人。据报道,在部分国家的合法赌场,很多国人以参赌之名,行蹭吃蹭喝之实,且流行成风,以至于赌场经营者头痛不已,不得不修改规定限制这种创造性的的揩油行为。

    缺乏对文化与习俗的敬重,此其三。阿拉伯国家普遍禁酒,但是,进出那里的海关,总能看到国人违禁藏带烈酒而被训斥、被查处。西方国家普遍视狗为家庭成员,不忍伤害,但是,国人在西方国家杀狗、吃狗肉的社会新闻不时见诸报章。

    缺乏节俭美德,不以铺张浪费为耻,此其四。国人好吃好喝是出了名的,按理说,花自己的钱不关别人的事,但是,国人往往为了摆阔绰,装大户,点超量的食物,吃一半,扔一半,让惯于节俭的外国人侧目摇头。在西方,饮酒有诸多讲究,不同的场合和饭菜搭配不同的酒水,而且适度适量,重在品评和调解气氛。但是,国人杀进酒馆,无论是人头马,还是马爹利,一杯接一杯,一瓶又一瓶,海喝暴饮,在外国人看来,这哪里是消费和享受,简直是贪婪无度,暴殄天物,糟践文化。

    凡此种种,虽为小节末枝,虽为部分国人所为,日积月累却拼凑出国人在海外的一般形象,再经过媒体的渲染和放大,又被升格为国人的整体风貌,否则,就不会出现欧洲游客调查这样糟糕的结果。(马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