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爱之城抚慰受伤的心灵
这些灾区的伤员们来到中山进行救治疗养,是一次爱心的接力活动,它使我们有了直接为灾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使我们有了一个展示中山这座博爱之城魅力的平台。
据报载,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十天,来自四川广元青川的18名地震灾区伤员经过5个多小时的飞行和转运,终于抵达我市并分别被送往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进行救治。
这些灾区的伤员们来到中山进行救治疗养,是一次爱心的接力活动,它使我们有了直接为灾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使我们有了一个展示中山这座博爱之城魅力的平台。
这次四川地震受灾伤员众多,其中部分伤势严重的被分别安置到全国各地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进行救治。中山能作为其中一个城市,说明我们是一个医疗水平比较高、值得灾区人民信任的城市。第一个被运下飞机的伤员、52岁的陈洪珍说:“能来到中山进行治疗,我们觉得很欣慰。”从她的话里我们不难体会到,灾区人民对我们珠江三角洲发达城市的信任。我想,这种信任不但来源于我们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还来源于我们日益巩固并提升着的城市形象!既然灾区人民带着这份重如泰山的信任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就有必要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
而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是有目共睹的。从这几天来的新闻报道中,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中山人民对于这些从灾区来的伤员的莫大关心:两大医院做好了一切准备,组织了最强大的医疗队伍,布置了温馨的“爱心病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来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看望接受救治的四川地震伤员,嘘寒问暖,并勉励伤员们要安心疗伤,早日康复,重建家园;市民也纷纷送来鲜花和祝福,提出要到医院探望的预约电话也成为“热线”。
此外,我们的城市还在各个层面进行着各式各样的赈灾活动,我们每个有爱心的市民都在捐款,有的还捐了好几次;我们的血站里排队献血的市民络绎不绝,血库已经饱和,但是还有大量市民排期预约;在哀悼日,我们的市民自发地聚在一起,到各大广场点燃蜡烛为死者默哀;我们组织的一场名为“山川相连”的赈灾晚会,一个晚上就为灾区筹得1513万元的善款;最值得一提的,我们有个老人家,决心卖掉自己家的房子,把钱捐给灾区;还有个九旬阿婆,捐出了自己一生的积蓄13万元!这些特例是我们这座博爱之城里浓浓的爱心氛围中盛开的最灿烂的博爱之花,他们就代表着我们这座城市的亲切形象!他们感动了我们,相信也能感动四川灾区的伤员。
其实,广东一直跟四川都有很深的渊源,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我们两地就是一家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四川人民来到广东务工,为我们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省1800万外来工中,来自四川的就有500万,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对于四川人民的付出,我们该给予怎样的回报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类赈灾举措之外,笔者觉得,我们还可以给他们以温暖的怀抱和真挚的关怀。歌词不是在唱吗:“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我们就要以一家人的心态来关心他们,这种关心不能仅仅是停留在现阶段,还要一直持续下去。我们不是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吗?希望这些受灾伤员们能在中山体会到关爱的同时,还体会到持续的幸福感,从而使他们在地震天灾中身体受到的伤害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心灵上受到的巨创得到最好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