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文化要勇于“走出去” |
总的来看,我市对外文化宣传交流活动日益增加,但是商业演出、娱乐明星个人的演出活动占了大多数,境外艺术团体被请进来较多,本土民间艺术团体走出去相对较少。本土艺术团队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包装和挖掘,这其中,提高传统艺术的演出水平,提升传统优秀文化的生命力是关键。 日前,省文化厅厅长到我市调研基层文化建设时寄语:“中山文化要大胆走出去。”笔者以为,我们建设文化名城,扩大对外交流宣传和提升文化影响力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展示中山特色,才可能声名远播。 我们的文化活动,“请进来”的可谓丰富多彩,钢琴家郎朗、李云迪等几乎成为我们的常客,英国苏格兰BBC广播、伦敦莫扎特交响乐团等世界知名团体一年起码也应邀演出数十场以上。不可否认,艺术性、思想性、欣赏性俱佳的外来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使我们有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机会,但相比之下,中山本土特色文化活动走出去的机会不多。文化名城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文化建设与传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因而,文化必须大胆地走出去,通过文化交流宣传中山、扩大文化名城的影响力。 广义而言,文化活动要走向全国和全世界。这方面,笔者丝毫不怀疑我们的文化实力。去年12月,“百年中山·中山市美术作品展览”走出中山,走进了中国美术馆。苏曼殊、萧淑芳等一批在艺坛熠熠生辉的名家名作集体在京城亮相,反响热烈。全国人民通过中山的艺术家和艺术成果,加深了对中山的认识,看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言而喻,文化走出去对宣传中山,提升整个城市形象、城市品位都有极大的帮助。相信正是据于这个道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把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气势恢宏地向世界表达,就是为了让传统优秀的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不过,并非只有张艺谋才有这些创意,我市即将举办2008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闭幕式,中山的咸水歌、飘色、醉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融入其中。 具体来说,中山文化要走出去,传统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主要载体。去年春节前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市醉龙舞首次走出国门,参加2007澳洲悉尼华人春节大巡游活动,把中山特有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艺术都展现到极致,让悉尼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年初,“崖口飘色”应邀赴澳门巡演,又是好评如潮。 总的来看,我市对外文化宣传交流活动日益增加,但是商业演出、娱乐明星个人的演出活动占了大多数,境外艺术团体被请进来较多,本土民间艺术团体走出去相对较少。本土艺术团队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包装和挖掘,这其中,提高传统艺术的演出水平,提升传统优秀文化的生命力是关键。因此,要加强对中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坦洲咸水歌、长洲醉龙、小榄菊花会等传统艺术的包装宣传和推介。此外,还必须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宣传并举,把“走出去”与“请进来”、官方渠道与民间渠道、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社会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形态容纳更多的经济、社会信息、扩大对外宣传的覆盖面。特别是要以我市举办、参与的各类国际、区域性文化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文化的平台整体向外推介自我。 |
吴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