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中山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寻迹香山先贤,赓续文明薪火”香山少年研学活动迎来首场线下研学游,40余名学子沿着先贤足迹,开启了一场难忘的“踏歌寻音”之旅。
第一站:中山市博物馆
其志惟新 - 香山文化名家主题
活动伊始,孩子们踏入中山市博物馆,参观 “其志惟新——香山文化名家主题展”。在这里,萧友梅、吕文成、苏曼殊等十位香山文化巨擘在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等领域的卓越贡献与非凡成就一一铺陈在孩子们眼前,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香山文化璀璨殿堂的大门。
“这次‘踏歌寻音’之旅,我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与历史的完美交融,让我更加珍惜文化遗产,也激励着我努力学习,为赓续文明薪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石岐体育路学校六(5)班的王舜羲表示。
第二站:中山纪念中学
萧友梅艺术馆
随后,孩子们来到中山纪念中学——萧友梅艺术馆。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大家走进《振兴中华音乐——萧友梅博士生平事迹展》。在展览中,孩子们仿若穿越时空,与萧友梅这位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对话,亲身体验其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
在音乐厅开展的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孩子们对萧友梅先生的探索热情推向高潮,深刻领会其炽热爱国情怀,理解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萧友梅,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作曲家,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
第三站:火炬开发区
大环村吕文成广场
午后行程同样精彩纷呈。第三站,孩子们奔赴火炬开发区大环村——“粤乐宗师”吕文成的故乡。在这里,孩子们深入研习吕文成的生平事迹,探寻广东音乐的发展脉络,解锁高胡等乐器的奇妙知识。
尤为惊喜的是,在大环村红色会馆内,石岐体育路学校“乐韵华音”民乐社团的学生代表带来吕文成经典作品《步步高》的精彩演绎,激昂欢快的旋律瞬间在会馆内回荡,孩子们听得入神,切身感受粤韵的独特风华。
“有点紧张,怕自己弹奏不好!”社团成员、石岐体育路学校六(3)班的姚芝艺告诉记者,参观吕文成纪念馆后演奏这首名曲,让她对乐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是学扬琴的,今天一天的研学让我更坚定了继续学习民乐的信心。我希望能深入了解经典民乐及音乐家,努力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她说道。
吕文成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演奏家,一代粤乐宗师,被誉为“中国轻音乐之父”。他根据自己创作广东音乐的特点需要,改良二胡,创造出高胡,又称“粤胡”,该乐器成为粤乐的担纲乐器。
第四站:中山市香山书院·香山少年馆
行程尾声,研学团走进中山市香山书院・香山少年馆。文明小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孙中山、郑观应等人物的少年成长故事鲜活起来。孩子们聚精会神聆听,从这些先辈的少年经历中汲取奋斗力量,深切感受家国情怀的厚重。
这是一次知识的汲取之旅,更是一次对先贤优秀品质的传承之行,让我们一起感悟先贤精神,守护文明薪火,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