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这座以博爱精神闻名的城市,米雪梅的名字早已与“奋斗”“奉献”“责任”紧紧相连。从一名普通的“打工妹”到全国人大代表,从车间质检员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用坚守与拼搏,诠释了“中山好人”的深刻内涵。
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现场听完米雪梅的发言,赞许她“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审议中,总书记还回应了她提出的问题,强调:“我们现在推动城镇化建设,千方百计让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稳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进城的随着进城,解决留守问题。”那一刻,更加坚定了米雪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信心和决心。2018年10月,总书记在深圳考察,米雪梅又一次见到了总书记,她激动地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近况。作为一名“打工妹”,一年里两次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米雪梅倍感振奋,她说:“我要好好干,干出更大的成绩来,才不辜负总书记的关心!”凭借着在工作岗位上的不懈努力与为社会作出的突出贡献,多年来,米雪梅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山好人”等荣誉。近日,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与中山的故事 从做一名女保安说起
今年是米雪梅来到中山的第28年。1997年,米雪梅从甘肃老家来到中山。人人都有梦想,米雪梅在家学习过裁剪,到中山后想进入服装厂做一名普通工人,却因不懂操作带电的缝纫机,没有如愿进入车间。
为了能安定下来,她在一家台资企业做起了保安。凭着不服输的性格,她专门花50元学了电动缝纫机。在这家企业没多久,米雪梅就被调去车间做了统计员。当时的厂长欣赏米雪梅的勤奋,把米雪梅升迁成了厂长助理。米雪梅每天在车间里穿梭,和员工们拉家常,边看边学习。她说:“时间久了,工厂里的工序、流程,我都了然于心。”这家台资企业后面因经营不善倒闭,米雪梅又进入了一家主营牛仔裤的公司。
2003年,霞湖世家建厂后大量招工,米雪梅想做回和衣服打交道的老本行,来到霞湖世家做起了现场质检员和跟单员。因为工作做得认真扎实,对衣服的结构工艺也颇有了解,米雪梅被调去了开发部门。“其实,每一个岗位,都是为下一个岗位积累经验做准备的。”米雪梅说,此前在做厂长助理时她学会了用电脑,进入开发部门后,又自学了画图,为之后做工艺转换工作奠定了基础。
做工艺转换师一年后,米雪梅又担任了霞湖世家的品控主管。“我没做过管理,不知道管理怎么做。但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把自己管理的东西做好。”厂里各部门的职责在初期划分较为混乱,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部门,米雪梅专门开会说明。尽管生产部有很大的意见,她依旧顶着压力,将部门工作进行明确划分。她在品控部门一做就是三年,当时整个工厂的产品品控工作都由米雪梅主管,部门最多时达到200多人。
从基层做起,她做过保安、质检员、跟单员、工艺转换师、品控主管、业务部经理。在这些部门,米雪梅总是带领同事们冲锋陷阵在一线,一步步成长为今天的客服部总监。
“服务好外来务工人员
不辜负总书记期待”
“回头看自己这一路是怎样走来的,如果我没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我也许记不起自己有过这么多的岗位经历。”米雪梅说,自己只是千万外来务工人员中被选中的幸运儿。
“我做任何事都不会一成不变。我会想办法创新,改良方法。”米雪梅表示,没有人设定哪个岗位该做成什么样才算合格,但她会为自己设定目标,将工作当成自己该做好的事,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
早期,由于老家没有人帮米雪梅照顾孩子,她的小孩一直都是自己带在身边,因为自己没读过什么书,米雪梅很希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能入读公办学校。中山提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通过积分政策入读公办学校时,她的孩子成为较早一批享受该福利的学生,这件事深深点醒了她。在2013年当选省人大代表后,米雪梅呼吁,一个企业想在地方稳定发展,首先要有稳定的员工。而要稳定的员工,就要先稳定他们的小孩。米雪梅希望未来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办教育,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
对于米雪梅而言,自己所获得的荣誉越多,压力也越大,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荣誉既是表彰也是鞭策,这是双向的。”米雪梅认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自己的表彰,更是对中山所有在岗位上努力奋斗的员工的肯定。
“多年来,我见证了中山在改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个税、家政服务等各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我深切体会到,中山非常用心地为市民创造更多福祉。”未来,米雪梅希望能有更多像她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扎根中山,努力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米雪梅说,在中山2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米雪梅感受到了省、市以及工会组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肯定,一直给予她很多荣誉和发展空间,搭建奋斗和展现的平台,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翁,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拼搏,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平凡至真,勤勉筑梦,向每一位敬业奉献的劳动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