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与中山血脉相连、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历史上都曾隶属于“香山县”。5月18日,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教育和体育局、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寻迹香山先贤 赓续文明薪火”香山少年研学活动开展澳门学子专场。来自澳门劳校中学的40名学生沿着“中山市博物馆—香山书院·香山少年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路线,沉浸式感受香山历史文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当日上午9时,研学团首站抵达中山市博物馆,参观“其志惟新——香山文化名家”展览。展览以苏曼殊、古元等十位香山文化名人为主线,通过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等多元视角,展现香山人在近代文化领域的创新突破。澳门学子驻足于展品前,聆听讲解员讲述先贤们在时代浪潮中敢为人先的故事,感知香山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随后,研学团走进香山书院·香山少年馆,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童声讲先贤”活动。香山少年讲解员刘念、王悦潼以活泼生动的语言,接力讲述孙中山、郑观应等先贤的少年成长经历。“原来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就立下‘改良祖国’的志向,郑观应青年求学时就关注天下大势……”
澳门劳校中学叶同学感慨道,“以前只知道孙中山与澳门镜湖医院的渊源,今天了解到更多香山先贤的故事,才发现我们与中山的血脉联系如此深厚。”
另一位来自石岐籍家庭的澳门学生江同学则表示,虽每年清明返乡祭祖,但像这样系统了解家乡历史人物还是首次,“此刻更觉得‘根’在这里,为身为香山人感到自豪。”
当天下午,研学团前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展览中,通过珍贵文物与历史影像,重温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漫步翠亨村古街巷陌,澳门学子实地感受岭南古村的建筑美学与乡村振兴成果,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刻体会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此次澳门专场依托三大场馆资源,以“少年视角”串联香山文化脉络,旨在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引导澳门青少年认识香山先贤的精神内核,厚植“根在中华”的文化认同。未来,中山还将持续推进“香山少年”系列研学活动,深化粤港澳青少年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寻迹之旅,更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澳门学子在触摸香山文脉中,进一步筑牢了“爱国爱澳”的思想根基,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