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猪粪和生活污水直排入沟,昔日清渠今变“黑”
发布时间:2006-11-15
[align=center][URL=../photo/showcontent.asp?id=142314][IMG]../data/photo/Others/tn_200611151743748324.jpg[/IMG][/URL][/align] “上游养猪,下游的水怎么能用?”记者从板芙镇白溪村村民口中了解到,贯穿白溪村,流向岐江河的沙铺沟近两年来越来越脏。河流上游的养猪场直接将粪便排入沟中,致使这条过去可以在里面洗菜洗衣的水沟如今成了“黑渠”。 水源附近养猪场林立      穿过一条凸凹不平的土路,记者来到沙铺沟上游,面前出现几座山。村民告诉记者,沙铺沟的水主要来源于这几座山,山上的水清甜可口。记者在沙铺沟尽头看见三只死猪仔躺在清澈的水中,不少蚊蝇正在享受“美食”。一养猪场场主正将一些固体垃圾扔进沟中。此时,旁边的养猪场传来一阵阵猪叫声,推开栅栏门,记者发现简陋的猪圈里有几十头大大小小的猪。该养猪场场主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污染,他们家将猪粪排进了自家的渔塘。可记者却发现,绿得发臭的池水显然消化不掉几十头猪的粪便,在池塘的另一个端口,臭水正哗啦啦流到沙铺沟。   除了这家养猪场,记者发现附近四五家养猪场甚至连鱼塘都没有,只看到黑黑的粪水顺沟渠而下。养猪场附近一菜农告诉记者,他们的生活用水都是直接从山上取来的,沟里的水只用来浇菜。 上游生活污水乱排   记者沿着沙铺沟调查采访发现,养猪场并不是“黑渠”的惟一污染源。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致使原本受到污染的沟渠变得更脏。在白溪市场附近,大大小小的下水道管直接通向沙铺沟渠。水沟里浮着塑料饭碗、胶袋等固体垃圾。一超市前还建有一个简易的垃圾箱,上面没有任何遮盖物。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刮大风的时候,垃圾就会随风起舞,部分生活垃圾会落到沟渠中。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沙铺沟还会散发出阵阵浓烈的臭味。 边规范边治理   “黑渠”的长期存在,对附近村民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记者随后来到了白溪村村委会,一位姓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治理这条沟渠,村委会伤透了脑筋。   据了解,该村为治理这条沟渠每年投入数万元,仅雨季来临时全面疏通一次就得花1万多元,每个星期还要派人到沟中捞走固体垃圾。今年10月份,村里刚对沙铺沟上游的养猪场进行检查治理,已经将几个养殖大户“请走”。剩下来的都是本村的养殖户,由于承包合同未到期,加之部分本地村民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所以沙铺沟上游养猪场只能继续保留。不过,目前村委会正在做养殖户的工作,规范其养猪设施,让他们将猪粪积累后运走。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外来打工者素质较差,直接向沙铺沟排污是沟渠难治理的另一个原因。他表示,两三年后污水处理厂以及镇里的排污系统建好后,沙铺沟的污水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