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先烈墓碑竟成了南下南洲街九巷铺路石!记者 陈慧
发布时间:2007-03-22
    黄先生报料:南下有一条石板街,地面的石板竟然是烈士墓碑。此报料让记者大吃一惊,烈士墓碑怎么可能用来铺石板路呢?
    烈士墓碑脚下踩
     眼见为实,黄先生带着记者走进南下。穿过一条条曲折的小巷,来到南洲街九巷,“就是这里。”一条仅容两人并排的石板小巷豁然出现在记者眼前。乍眼一看,平平无奇,这是很普通的一条民居小巷。可记者再仔细看看路面的长条石板,有许多都刻有一行凹字。约一米长、半米宽的石板,上面的字已经被磨得发光、字迹不清了。“列兵伍任桂烈士之墓”、“少尉队长郑强烈士之墓”、“中尉队长林治明烈士之墓”,共30多块石板,只有近20块墓碑的字体还能辨认出来。一块最大的石板有近2米长,上面的字体仍然清晰可见“林公卓夫烈士墓”一行大字。
眼前被我们踩在脚下,一块接一块的石板竟然是烈士墓碑!一种“悲壮”的感情油然而生。他们是什么年代的烈士?安葬他们的墓在哪里?为什么墓碑成了民间小巷的石板路,任人踩踏?

    可能来自迎阳山
     面对记者的疑问,墓碑只是默然不语。它们早已习惯了多年来的风吹雨打,人踩车压。由于是白天,小巷两边的民居很多都紧闭无人,记者找不到附近居民。在南下走了一圈,终有一位知道内情的老人家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准备铺路,石料不够。“当时乱糟糟的,也不知谁从山上把这些墓碑搬了下来,临时顶替当了石板。” 从此,烈士墓碑就离开本来的墓地,倒在了寻常百姓的小巷里。居民每天踩着这些烈士墓碑出入,没有人去注意刻在上面的字体,更没有人会想过,为什么烈士墓碑会成为垫脚石。
报料人黄先生回忆说,当自己还是小孩时,南下这些街道许多都是石板路,但没想到这条小巷竟然是用烈士墓碑铺就。“迎阳山上面有一个大墓,我们小时候还经常上去玩,听说是个烈士墓。后来居民的房子越建越多,把上山的路都堵了,就很少人再上去了。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墓碑石板可能来自迎阳山上的烈士墓?举头望向小巷后面的迎阳山,哪还有路啊。密密麻麻的民居早已堆到山脚,杂草、树藤盘绕,根本看不到山上的情况。为了找到墓碑的来源,记者决意要爬上迎阳山。

     长草遮蔽烈士墓
    从正面上迎阳山的路早就找不到了,黄先生试着带记者绕到山后面看看。山的后面是麻洲街,大小工厂林立。十分庆幸的是,一座保安岗就在后山的入口处。两三米高处,一条水泥石阶在山坡上若隐若现。于是记者翻过保安岗,踩着山坡的泥石爬上石阶。可只往上走了十多米,石阶就没有了,杂草从生,树枝茂密,几乎没有路了。好在黄先生还记得孩童时期烈士墓的方位,在前头拨开树枝,踏着厚厚的枯草,带着记者继续前行。经过十多分钟的树林穿行,一块几米高的水泥石碑出现在眼前,后面是拱起的墓地,“这就是我们那时看到的烈士墓了。”密密的树枝和丛生的杂草几乎要把石碑挡住了,围着墓地的石砖也已经七零八落了。树林里静悄悄,肃立在墓前,记者仰视石碑,透过斑驳的阳光,碑上正书“中山县抗战殉难先烈之墓”一行苍劲大字。除此之外,墓地再没其他文字。
    尊敬的先烈们,你们当年是如何为国壮烈捐躯,为何会葬在这迎阳山上?本应为后人纪念敬仰的墓碑石,又怎么会成为了迎阳山下的垫脚石呢?记者将继续关注这个被杂草遮蔽的烈士墓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