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某学校门口,接送小孩的车将校门堵住,学生只能在车流中穿行。(资料图片)记者付希华摄
开学一个多月,住在东区一所小学附近的家长周先生向记者反映,每到上学、放学时间,家门口的路就被堵得水泄不通。家长为接送小孩,甚至将车直接停在路中间。周先生说,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出行,还给穿梭在车道间的孩子带来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我市多所小学发现,学校均对家长停车、接送小孩的路线提出了要求。但由于接送家长较多、车位有限等因素,校门口拥堵、人车混行是常态。
记者走访我市多所小学发现,学校均对家长停车、接送小孩的路线提出了要求。但由于接送家长较多、车位有限等因素,校门口拥堵、人车混行是常态。
现场:
校门口堵车,比下班高峰期还严重
上周四石岐一小放学时分,两名托管员把车引导停在马路一旁,接着领着10多个小朋友穿过校门前的“家长停车区”。此时,一辆摩托车准备驱车离开,险些与队伍中两名嬉戏的学生发生碰撞,让负责接送的托管员捏了一把汗。
现场人车交错,人车朝不同方向离开,秩序混乱。尽管学校把门前区域划分了停车区和接送区,并指派保安指挥家长停车和离开。但由于停车区和接送区相距不远,部分家长贪图方便乱停车,造成人车混行。
附近小区居民刘小姐介绍,虽然她不用接送小孩,但也深受堵车之苦。“有一次,因为开小车的家长太多了,兰桂坊到大街路口排起了长龙,家长不停按喇叭,摩托车单车都进不来出不去,比市区的下班高峰期还严重。”
避免拥堵,家长改用摩托车接送
10月9日下午4点半,杨先生已经开车来到竹苑小学门口等小孩放学。他的车停在校园门口二三十米左右的地方,同时,也有两辆小轿车停在他前面。记者发现,小学附近是住宅区,道路较窄。越靠近校园门口,就停放着越多摩托车,而且数十辆摩托车、电动车都停在路边。“许多家长都是开摩托车、电动车或者走路来接小孩,我们开小车的就停在远一点的地方。”他说,“这里实行分段放学,三年级以下的4点放学,以上的就4点15分,我小孩是4点15分放学,一般我都不用提前到。”杨先生说,由于没有摩托车位,家长们只能乱停乱放,“如果学校附近能够合理设置一些摩托车位,相信这里放学时的交通会更好。”
声音:
设置限时单行或禁停标识
针对学校门口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乱象,家长周先生建议,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实行限时单行。“比如柏苑小学,校门前的道路本来就窄,到了放学时间,四面八方的车挤在一起,基本上过辆摩托车都难。如果限定时间,在4:00至5:00的放学高峰期,车辆只能从某一个方向单向行驶,堵车情况会好很多。”
“一些在小巷里没有停车条件的学校,建议设立禁停标识,鼓励家长把车停在开阔处,再走路接送小孩。”雍景园小学家长罗先生建议。“我们学校就不允许家长开车到学校门口,而是停在河边的步行街,再走路送孩子进学校。几乎不会堵车。”
案例:
校门50米内接送车禁行
雍景园小学、雍景园幼儿园相隔不足50米,学校门前仅有单向一车道的小区内部道路,上学放学时间,给家长接送带来极大的交通压力。从2011年开始,学校和雅居乐物业共同决定,接送学生的车辆一律停在雍景园小区外的步行街。
10月9日下午4点,雍景园小学和雍景园幼儿园部分学生同时放学。记者在现场看到,距离两所学校约50米处,放置了“接送学生车辆,请绕道经步行街方向行驶”的提示牌。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来接小孩的家长,将车辆整齐地摆放在学校门口的道路两边;开小车的家长在保安的引导下,从岐关西路和雍景园小区交会路口驶进小区步行街。
“规定执行一年多了,绝大部分家长会自觉遵守。只有雨天、或者不了解规定的新生家长偶尔会开车到校门口。”每天在路口执勤的保安陈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