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活动动态 >> 正文
志愿事业与改革开放同飞跃
发布时间:2009-01-05
志愿事业与改革开放同飞跃

核心提示
    为推进全民公益时代,必需有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归纳推动中山社会志愿服务,有五个方面,即:博爱、亲民、乐群、快乐、成长。
    中山市提倡"快乐义工"(志愿者)的理念,引导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充实人生,并通过组建 "亲子义工队"、"情侣义工队"、"长者义工队"等方式,将情感相依、兴趣相投的老年、中年、青少年组合在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正是志愿者感受到参与志愿服务的快乐,使他们长期保持服务社会的热情,并进一步提升了志愿者协会的社会形象。


    2008年7月,共青团中山市委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第七届中国志愿者工作组织奖。回顾我市开展志愿者的几十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志愿活动始终强调让市民参与,通过让他们亲身参与志愿服务或者接受志愿者的帮助,切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弘扬博爱精神和推广“快乐义工,快乐奉献”、“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做一辈子的义工”等具有特色的志愿文化理念。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日趋完善
    目前重点探索构建“党政统筹、团青推动、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志愿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30年,中山市志愿服务已有20 多年的历程,其起源于1987年“慈善万人行”招募的300 名义工(志愿者)。1996年我市成立“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2005年加挂“中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牌子,协调全市志愿工作。2008年成立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重点探索构建“党政统筹、团青推动、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志愿服务体系,着重抓好各级组织网络的建设。
    志愿文化内涵丰富、传播广泛
    为推进全民公益时代,必需有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归纳推动中山社会志愿服务,有五个方面,即:博爱、亲民、乐群、快乐、成长。
    博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山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持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早在20世纪80 年代,中山每年举办“慈善万人行”,到20世纪90 年代,中山市发起“身边的希望工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全市居民参与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
    亲民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着重在关心群众需求、满足合理愿望、协调利益关系、引导共同发展等方面探索创新。
    乐群 从成立之日起,协会强调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与人为善。一批热心的创办人和骨干人员长期坚持参与组织发展和管理协调工作,不断培养和造就新生力量,两者的结合促进了志愿组织稳健发展,不断壮大的力量。
    快乐 中山市提倡 “快乐义工”(志愿者)的理念,引导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充实人生,并通过组建 “亲子义工队”、“情侣义工队”、“长者义工队”的方式,将情感相依、兴趣相投的老年、中年、青少年组合在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正是志愿者感受到参与志愿服务的快乐,使他们长期保持服务社会的热情,做了许多让群众满意、称赞的好事,反过来提高了志愿者协会的社会形象。
    成长 协会积极探索奉献与收获、服务与学习相结合的机制。鼓励志愿者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肯定,鼓励志愿者在服务的同时收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协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批又一批志愿者骨干不断成长的过程,二者是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关系。
    志愿服务项目科学运作、效益显著
    中山志愿服务逐渐形成“实验——推广——总结——普及”的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机制。
    协会利用资深志愿者的智慧与经验,对新的志愿服务项目由直属总队进行探索试验,逐渐成熟之后深化推广。同时,志愿者骨干前往社区(农村)总结分析服务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调整完善之后进行普及,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十多年来,中山志愿服务的项目从单一到丰富、从传统到新颖,涌现出受群众欢迎的十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励志会、心声热线、同一蓝天、爱心出动、亲子义工、慈善爱心店等。
    志愿服务全民参与、均衡发展
    为全面推进志愿服务社会化、事业化的发展,必需注重志愿服务的全面与均衡。
    据统计,中山市注册志愿者占人口总数8.63%,约12万人,年度市级财政拨款130 万元,加上镇区、社区(农村)财政拨款过300万元;同时,还吸引其他部门、企业、社会团体、热心人士、港澳同胞支持的资金达500 多万元。这样,全年志愿服务发展资金过800万元,支持和开展了众多服务项目。如今,从市委书记、市长到社区群众、农村村民,都将志愿服务看成中山人友善形象的象征、中山城市魅力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