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红色资源“用起来” 乡村振兴“活起来”
南朗街道东桠村欲借党建红色教育基地,链接村内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1-11 来源:中山文明网

  在南朗街道的西北部,中山抗日游击大队(代号“白鸽队”)队部旧址处,东桠村(归属关塘行政村)白鸽队党建阵地落成启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探寻红色记忆。“人气”有了,“如何在红土地上做活绿文章”渐渐成为村民关注的话题。对此,南朗街道关塘村党总支部纪律委员、关塘村东桠小组党支部书记郑玉恒认为,盘活红色党建阵地,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是南朗街道东桠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这之前,人要团结起来,村也要“活”起来。



zsrb1111A02_001_01_s.jpg

东桠村白鸽队党建阵地。



  党建基地环山而建

  中西合璧的连体柱廊式碉楼,绕墙“栖息”的和平鸽,绘满抗战故事的彩绘墙壁……11月8日,在南朗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谭雅露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东桠村大同街2号的白鸽队队部旧址。

  据了解,白鸽队队部旧址建于20世纪初期,屋主为旅美华侨温守仪。抗战时期,中共中山县委工作人员方群英到东桠村宣传抗日,发展温守仪女儿温若萍、温建入党。此后,屋子便成为地方党组织的一个联络点。1943年夏,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在五桂山设立交通总站,同年10月,扩编为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交通总站,代号“白鸽队”。“白鸽队”的任务是沟通地方党组织及抗日游击队上下级间的关系、传送信件、报纸、刊物和枪支、弹药等,而这个屋子就是该交通站的重要工作点。

  2008年,白鸽队队部旧址被中山市委核定公布为中山市革命遗址,并作为中山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由于碉楼后方小山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每逢台风天气,山上石块就会滚落,于是在2019年,南朗街道党工委决定在碉楼后方,环山脚修建起红色党建阵地,该阵地于2020年7月2日正式启用。

  虽说党建阵地面积不大,里面却包含了党务宣传栏、入党誓词宣誓区、休息区、拍照打卡区等,“你看这象棋矩阵的休息区,不单单寓意着珍惜和平,也是为了能让附近居民在闲暇之余,来这里休息娱乐,毕竟在东桠村暂时还没有公园、广场类型的娱乐场所。”谭雅露表示,每逢节假日,就会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看五角星形的透明拱桥、碉楼内部“愿将此身长报国”等展览。


  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说起温守仪一家热血报国的故事,郑玉恒了然于胸,每每有人前来参观,郑玉恒就负责讲解和接待。“我还记得第一次讲解时,心里特别紧张,总担心讲不好,现在真的可以掌控全场。”郑玉恒表示,“只要把我所知道的讲出来,听众就特别爱听。”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子,讲解活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郑玉恒却开始反思,红色历史除了讲出来,是不是更应该传下去?

  为此,郑玉恒开始在村里寻找“红色讲解员”,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村子历史,能讲会讲,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我就是郑大哥发展的第一个讲解员,由于不是本村村民,所以之前每次讲解时,郑大哥都会在旁边守着指导我,但现在我也开始独当一面了。”谭雅露笑着说道。

  “下一步,我还计划将村支部里的年轻党员委员带动起来,只有我们把这个红色基因延续好了,再传承下去,才能真正发挥这个党建阵地的作用。”郑玉恒说。


  资源活用带动乡村振兴

  今年中秋,东桠村举办了首届民间“灯笼节”,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猜灯谜、做灯笼、赏醒狮,玩得不亦乐乎。活动从策划到实施不过两天,却调动起全村人的兴趣,这让郑玉恒看到了活动的意义。“其实要想让村民生活好起来,最先做的就是让大家团结起来,要让村子‘活’起来。”

  为此,郑玉恒和村支部商量,计划将村里民乐街旁靠近京珠高速的百亩荒田利用起来,建成百亩花海,不仅将游客“引进来”,更要让他们“留下来”。“当百亩花海引得游客争相打卡,当红色文化让人领悟深思,当村里人人参与共同努力,乡村振兴也就能逐步实现了。”郑玉恒表示。(中山日报 王蔚然 易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