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五)
发布时间:2002-12-26 来源:中山日报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报告还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行可持续发展,既是当前要集中力量解决好的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必须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质就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经济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科学技术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在工农商贸、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和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水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材型工业生产体系,高效降耗型综合运输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城镇发展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第二,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优生优育。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充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高度重视劳动就业、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迁移、出生人口性别比等问题。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居民自治、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建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调控体系和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国土资源,加强综合整治,实现永续利用。国土资源工作,应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全面加强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平。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规划编制,并严格实施。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保证。要大力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各大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规划,因地制宜地修建大中小微型水利工程,合理调蓄水源。要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尽早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合理调配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节约生产生活用水。普遍推行城市节水工程,推广节水器具和设备,鼓励冷却水、工艺用水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广泛使用喷灌、滴灌、集雨节灌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土地特别是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从严控制城乡占用耕地,遏制城镇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在城市化过程中,尤其要加强耕地保护。实施海洋开发,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同时加强近岸海域水质保护,研究预防、控制和治理赤潮,抓好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加强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勘查,力争实现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新突破,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继续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严格整顿矿业秩序,做到产权清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维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和完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正确处理利用国外资源与维护我国资源安全的关系,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第四,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着力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和大中城市的污染治理。强化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优先,严格执行新上基建和技改项目环境评价制度,实行生产能力建设改造与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抓紧对达不到国家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整顿和关闭破坏资源、污染严重的各类小企业、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污水和垃圾处理机制,全面推行收费政策,加快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重点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强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在积极解决点源污染的同时,大力加强面源污染的防治。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保证食品安全。我国是化学品生产、使用、进出口和消费大国。必须高度重视化学品无害管理,预防化学物质污染环境,消除污染事故隐患。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加强环保设备工艺的开发、设计和生产,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水平。 第五,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我国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很大一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必须加强建设和保护。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制定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则。在长江和黄河源头等地区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推进生态省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林业发展战略要实现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重大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抓紧实施京津风沙源和水源为重点的治理与保护,建设环京津生态圈,减轻风沙危害。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切实减少水土流失。加强草原建设,在过牧地区实行退耕封地育草,推进休牧还草,遏制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要切实加强我国湿地保护,严格控制湿地资源开发。加强陆地、湿地和海洋生物保护,实施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建设工程,恢复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第六,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广泛动员,积极参与,才能取得成效。政府要全面提高环保综合决策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以及民间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活动。深入开展环保教育,利用各种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健全环境、气象和防灾减灾监测预报、安全网络体系,增加各种灾害的防御反应、紧急救援和抗灾减灾能力。完善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加快制定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认证认可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为什么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 十六大报告关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重要论述,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一)报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符合农村实际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一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占大多数。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二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达到2366元,但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很不平衡,沿海不少地方已经达到了3500元以上,而西部的一些省份还在1500元左右。农民收入上不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就难以实现。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紧迫问题,也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特别是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还有约6000万人刚刚越过温饱线,收入还很不稳定。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根本的是要靠加快发展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在农村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是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反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反映。在大多数农民已经跨越温饱阶段、农产品供给保持基本平衡以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业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都有赖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安居乐业,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因此,必须根据新阶段新形势的新要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增长的重点转到质量效益上来,确保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这将贯穿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三)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城乡统筹考虑解决问题。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这个思路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考虑农业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就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来考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就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要带动农村,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就要在政策层面上促进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业差距,而不能扩大这种差距;就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农村同市场、同城市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四)发展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发挥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放开农民手脚,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这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指导农村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今后领导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这里最重要的是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在此基础上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