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五年后中山进入富裕型小康社会
——解读我市“十一五”规划关键词
作者:文/记者 陈浩勤 通讯员 陈武兵 邹国伟 发布时间:2006-02-09 来源:中山商报
[center][B]核心提示[/B][/center]   《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我市在新世纪第二个“黄金五年”时期增创新优势、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的纲领性文件。目前,我市已经完成了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工作,规划纲要从十一个方面阐述了“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措施。 点击“十一五”规划的12大关键词,一幅中山市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锦绣蓝图徐徐展现我们眼前。 [center][B]关键词(1):现代化[/B][/center]   [B]规划目标[/B]:“十一五”时期的最终目标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两个适宜”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至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富裕型小康社会。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达到13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达到49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达到20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达到520亿元。 [center][B]关键词(2):新型工业化[/B][/center] [B]规划目标[/B]: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达28%,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2%。 [B]思路与举措[/B]:   ●积极调整工业结构。 ●积极应用先进使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优先发展医药、新材料、新型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和包装印刷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产业。 ●大力推进产业信息化,加大资本运作力度。 [center][B]关键词(3):服务业[/B][/center] [B]规划目标[/B]: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5%左右。 [B]思路与举措[/B]:   ●继续壮大现代流通业,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 ●加快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步伐,继续壮大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鼓励发展居民服务业。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center][B]关键词(4):自主创新[/B][/center] [B]规划目标[/B]: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B]思路与举措[/B]: ●重点发展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在我市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对集成度高、综合性强、产业渗透和辐射作用显著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加强科技攻关。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营造开放、包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用人环境,重奖有突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 [center][B]关键词(5):区域协作[/B][/center] [B]规划目标[/B]:加强区域协作,构筑优势互补、产业配套、资源共享和环境共保的发展新格局;拓展内源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B]思路与举措[/B]: ●按照“共享、共赢和错位互补”的原则,加强与港澳和珠三角其它城市的经济协作。 ●加强与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其它国内重点老工业基地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吸引“国”字头企业进中山,支持有条件的民企“走出去”。 [center][B]关键词(6):组团发展[/B][/center] [B]规划目标[/B]:强化资源整合,提高集约发展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全市形成“一核(以五桂山为绿核)、双心(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城)、四组团(东部组团、中部组团、西北组团、南部组团)”的组团式城镇空间结构。 [B]思路与举措[/B]:   ●科学定位组团功能。 ●加快构筑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 ●加快建立组团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组团内的产业布局、土地资源使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center][B]关键词(7):社会主义新农村[/B][/center] [B]规划目标[/B]: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至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8%,非农就业比重达到95%。 [B]思路与举措[/B]: ●加快构筑快捷畅通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五项工程”。 ●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普及农村图书室、健身场所、休闲公园等设施。 ●逐步实现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加快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村改居”和“城中村”改造工作。 [center][B]关键词(8):生态中山[/B][/center] [B]规划目标[/B]: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两个适宜”的生态型城市。至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2平方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3%。 [B]思路与举措[/B]: ●保护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和长江水库水源涵养区;继续开展“一区三线”森林改造和全市林相改造工程;抓好废弃矿山矿区复绿工作。 ●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环境价值观,提倡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消费方式。 [center][B]关键词(9):教育卫生[/B][/center] [B]规划目标[/B]: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6.5岁,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5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和医疗卫生现代化。 [B]思路与举措[/B]: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建立健全0—6岁儿童早期教育网络;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 ●合理布局和超常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center][B]关键词(10):和谐社会[/B][/center] [B]规划目标[/B]: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1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万元,年均增长6%;社会保险总参保510万以上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B]思路与举措[/B]: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设开放、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事业。 ●深入推进食品准入制;高标准建设防灾减灾设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新中山人精神。 [center][B]关键词(11):节约集约[/B][/center] [B]规划目标[/B]: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大力提高水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B]思路与举措[/B]: ●强化对土地资源的空间管制;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建立“建设用地指标调控制度”。 ●继续大力推进“供水一盘棋”工程;积极推进优质供水和区域分质供水;保障供水安全。 规划目标:到2010年,实现中心城区到镇区30分钟内通达、镇区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思路与举措: ●按“内通外拓、南北逢源、东联西拓”的思路,加快建设以“六纵五横”为主骨架的市域干线公路网。 ●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周边城市交通干线接轨的高等级公路建设。 ●以加强中心组团与西北组团联系为重点,全面加快组团间干线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域干线公路网,强化各组团间联系。 ●坚持公交优先原则,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公共交通站场和与广珠轻轨衔接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align=center][URL=../photo/showcontent.asp?id=106916][IMG]../data/photo/Society/Tn_2006299401450179.jpg[/IMG][/URL][/align][align=center][size=2][color=#0000FF]“十五”期间,我市公路建设成绩显著。(资料图片)[/color][/size][/align] [B]相关链接[/B] [center]我市“十一五”[/center] [center][B]十大重点工程[/B][/center]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生成并实施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和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提升城市辐射和服务功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承载和集聚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奠定基础。重点建设的项目包括综合运输、能源保障、水利建设、自主创新、重大产业项目、服务业、农业建设、环保生态、文化发展、平安保障“十大工程”。 重大项目建设是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政府将优先安排资金(指财政投资项目)和土地指标,保证项目如期建设。十大工程包括有92个项目,其中续建项目26个,新建项目66个;项目估算总投资747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6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