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高考状元是否该重奖?
发布时间:2007-08-17


中山商报 2007年8月17日 第 724 期 A8版  

  

 ■本期嘉宾

   黄国乐 空中家长学校专家组组长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陈书昆 心理辅导老师
      阿恺   电子工程公司人员
      麻昌贵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
      何晓敏  纪念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
      沈伟煌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学生
      何先生  香港商人
      伍少娟 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麦垚   媒体工作人员

          


     考取状元一朝成名,则引来万人艳羡。陈默是今年福建的高考理科状元,获此成绩后,他得到各方面的奖励竟达68万元,随后他将其中的50万元捐给了南安一所中学。陈默一家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称赞陈默义举的同时,也有些人开始提出疑问:高考状元是不是要奖励?奖励多少才合适?68万,是正常奖励还是太多?如此丰厚的物质奖励是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帮助?就此,记者采访了社会各界人士,记录他们的意见。

 主持人:高考如一座“独木桥”,要顺利走过去并不容易,要跨上“独木桥”对面的“巅峰”更不简单,走上“巅峰”的人是否应该给予奖赏?
   
正方:
奖励是一种
肯定和赞许

      阿恺:我个人觉得,社会是公平的,对于积极进取的人应该给予奖励,对于碌碌无为的人就要鞭策他改进。对贫困学生应该帮助扶持,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全省的高考状元,再多的奖励都不为过,因为这是他们努力的汗水获得的。表彰状元的方法其实是值得借鉴的,起码可以提高很多学生求学上进的动力。试问,有谁不想在高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谁不想凭借高分上一所好的大学呢?
   

反方:
奖励会滋生
功利性价值观

      麻昌贵:虽然表面上来看,奖励一个高考状元可以起到激励更多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作用,但实际上,高考状元与优秀人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考成绩的拔尖只是一时一次性的成功,有可能是他人一时失利错过了良机,也有可能是他一时发挥好抢得了先机。我认为,打着奖励教育的旗号奖励高考状元,会无形中加剧以高考成绩来衡量学生成功与否的功利性价值观,让学生对价值的判断产生偏差,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奖励状元”只是使个体得到了实惠,根本谈不上造福整个教育。
   
      主持人:大部分人认为适当奖励高考状元并不为过,但对奖励的多少存在分歧。认为奖励多少无所谓的正方和反对奖励过多的反方各有说法。
     
 正方:
正确认识奖励
无后患

      何晓敏:当下,社会各界都大张旗鼓地奖励“状元”,虽略显张扬,但能弘扬我国尊师重教的好传统,更能激励学生学习。其实所谓的“状元红包”、“状元名录”等,只不过是一个象征。
      福建重金奖励高考状元一事,奖金的确是给得有些“过火”,但一些学生面对此事,也深受鼓舞,表示会以状元们为榜样,好好学习。也许有人会担心学生因此向“钱”看,但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有独立的分辨能力,尽管有限,但总分得清哪是黑哪是白。能够激发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有这样的社会反响也就足够了,何必追究其他的东西呢!只要家长或老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看待这个奖励就够了,奖励多少又有什么关系!
   
反方:
新的矛盾不断产生

      沈伟煌 :从客观上来说,奖励是一件好事,这样无形中会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家长会更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会产生新的矛盾:之前很多人都认为,成绩好就说明孩子聪明,但事实并非如此,学习文化知识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活动,不同的人兴趣不一样。当然在参与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时间大不一样,那些投入时间、精力多的同学,绝大部分成绩会相对好!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很好的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就会导致对问题的模糊认识!特别是一些家长的望子成龙之心,大大增长了这一错误心态!高额奖金的出现,不可否认会加深对学生心态的影响,高额的奖金更是滋长不良心态的催化剂!
   
      主持人:不可否认,高额奖励高考状元有利有弊,由嘉宾的发言看来,赞成弊大于利的反方代表相对较多。
   
正方:
高额奖励
艰苦之人不为过

      何先生:努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学得精。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面对高考,他们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上的煎熬。我觉得有关部门设立奖学金,不仅是为了鼓励莘莘学子努力学习,也是为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对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视。
      奖励高考状元,于奖励方而言,体现了其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获奖的同学再接再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报效家乡。一方面,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另一方面,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是对学子人生道路上的一种鞭策。另外于受奖方而言,其寒窗苦读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这无疑是一种激励。
   
 反方:
高额奖励
鼓励了应试教育

      伍少娟: 所谓“高考状元”未必能成为社会的顶尖人才,在跨出大学校门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精英,与高考成绩排名无关。如此多的奖励是对应试教育的鼓吹和肯定,一名学生获得好的高考成绩,就能得到68万元的奖励,暂且不论我们的生活水平有没有达到此标准,仅仅就奖励而言就有诸多疑问:应试教育下的高考状元创造了68万元的价值吗?这与古时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何区别?还有,这些奖励的支持者是否有借题炒作之嫌?
      如果我的孩子是高考状元,得到如此高的奖励后,我也会忧虑多于开心。如此高的奖励会让孩子成为新闻人物,我怕孩子会受此影响骄傲起来。十六七岁的孩子还不能冷静的分析问题,这种不正常的风气会改变他原来的心态。我个人认为,每个学校都设立有奖学金,按照奖学金奖励就行。
   
高额奖励
弊大于利

      麦垚:年年有高考,处处有状元,中了高考状元奖68万,考上研究生是不是也要奖?考上博士又如何奖?我认为此举弊远大于利。一方面容易弄出个现代方仲永,另一方面有伤社会风气。高考取得了好成绩,家长、老师对其进行适当的表扬是应当的,但表扬要恰如其分,过分的奖励则会适得其反。试想,如果陈默恃宠生骄,不思进取;假若其家长乐将此事“环谒邑人” ,陈默疲于应酬,无暇学习;如此奖励,于个人会少了一个继续进取的机会,于国家会少了一个可造之材,实在无益!
      一个高考学生,无论是不是状元,都还只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学生,对考得好的学生来说,最大的奖励莫过于能进入理想的学校继续深造,学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能更多的报效国家。如果以金钱来衡量学识,则失去求学的本义了。


   
 社会奖励
不应过多干涉

      黄国乐:我认为社会对高考状元的这种奖励,我们不能给予太多的干预。首先,这笔钱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种奖励,是十分荣耀的事,特别是一些家境贫困的高考状元,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能够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其次,这样的奖励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氛围,那就是对学习勤奋刻苦、并有所成就的学生给予肯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资源。而本案中这位高考学生的做法,更值得大力提倡,作为高考状元来说,他们必须明白,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跟家人、学校老师的关心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当自己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时,要记得回报社会,而这位状元的行为正体现了这一点。
■专家点评   
奖励可以
不宜太多

      陈书昆:全社会对高考状元的重奖,是有文化背景的。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状元都是光宗耀祖的事,要大番庆祝。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不赞成对状元们有如此丰厚的奖励。
      首先,每年都会有文理科状元,但这是否是学生全方位素质的体现,这都是不确定的。如果过分渲染,势必会让孩子过度重视应试的技巧,而不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对于状元们来说,中奖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或许这些学生的中榜只是超常发挥,但一个状元的名号在他们头上,却让他们不堪重负。有许多案例已经证明,高考状元进了大学后,完全跟不上大学的课程。再次,这样的举措会在社会中形成错误的导向:考上好的大学,似乎人生的目标就已经达到,功利性太强,而使孩子轻视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金榜题名时,最好低调来处理,人生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况且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把钱给那些贫困学生或因遭受天灾人祸而上不了学的人,而不要变成政府或商家的作秀行为。如果要奖励,适当的奖金是可以的,就像大学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学金,三五千元即可达到宣传的效果。

■相关调查

奖励状元
并不鲜见

      寒窗苦读最终获得优异的成绩乃至省市状元,对于这样的学生,闽南各地不少基金会一直是不吝啬奖学金的。记者了解到,去年,泉州七中“宏志班”的曾春明以673分获得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泉州七中助学奖学基金就给予其5万元的奖励。2004年,厦门英才学校李人望以704分获得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也获得学校董事会的5万元奖励。此外,闽南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基金会每年会对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对一些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各种奖励。

■网友观点

巨奖可以激发孩子
      林先生(茶商):我们小时候是没有读书的机会,现在想读书也来不及了。我经常鼓励孩子要认真读书,以后才能出人头地。可孩子却老拿“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反驳我,他总是说你看谁谁没读书以后也当老板,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次高考状元获得68万元奖励,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震撼,他很感叹原来优秀学生这么受社会重视。

奖励带动了社会氛围
      陈斌(某中学校长):福建省30多万考生,要出一个状元真的不容易,在教学方面来讲,有时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对状元进行奖励,其实也是教育并鼓励后来人沿着前面的路继续前进,同时也带动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这次陈默把50万元奖金转捐给学校,确实是件难能可贵的事,可以带动更多人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发主持人 :尹习梅 冷启迪 梁玉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