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构筑社科研究新高地传播思想文化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4-01-06 来源:中山日报
    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不仅为如何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宏大的战略部署,而且也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提供了原则和制度的保障。作为市委市政府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密切关注社情民意,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以创新善为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创获新成果、传播新知识、提供正能量。
  ■学以致用:建言献策,发挥智囊作用
  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向来就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尤其是自汉代以来经学中的经世致用之学,不仅给历代经学带来了活力和创造力,而且也为后世学以致用提供了学理上的依据和实践上的指引。明清之际,一批有识之士把宋明理学空谈心性、坐以论道视为明朝灭亡的原因,并围绕“反虚务实”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旗帜鲜明地反对蹈虚倾向,大力提倡经世致用。高攀龙就明确提出学人应做“有用之学”。在他看来:“事即是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然学者苟能随事察、明辨的确,处处事事合理,物物得所,便是尽性之学。若是个庸儒,不通事务,不谙时事,在一身而害一身,在一家而害一家,在一国而害一国,当天下之任而害天下。所以《大学》之道,先致知才格物,后必归结为治国平天下。然后始为有用之学也”。顾炎武也以为“圣人之道”是“下学而上达”的,不仅止于修身,而且可施之于天下。
  近代中国虽然受西学思潮的冲击,传统学术思想受到挑战,但是顾炎武开创的经学中的经世致用,在章太炎这里依然得到发扬光大。以章太炎为代表的一批学人在陶铸中外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古今学术思想,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即学术研究与社会变革紧密的结合。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创者孙中山先生不仅提倡读书做学问应该学以致用,而且本身就是一位学以致用的杰出代表。他常说:“人生就是战斗,战斗必须要有枪,人好比是一支枪。但光有枪还不行,还要有充足的子弹,广博的知识就是子弹。空枪上阵,仗是打不得的”,并坦率地承认“我所治者乃革命之学问。一切学术凡有助提高革命的知识和能力的,就都用来作为研究的原料,以组成我的革命学”。可见,其读书和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致用”,就在于实践。同样,毛泽东一生也是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统一,其博览群书和活学活用向来为世人称颂。他曾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著名演讲中,他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反复强调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一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是勤奋读书的杰出模范,更是创造性地将书本知识运用和指导革命实践的光辉典范。
  这种在历史积淀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经世致用或学以致用的文化传统,对于今天的读书人和学者来说,同样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如同胡适所言:“我们读书不当死读,要讲合用,在书本之外,尤要锻炼脑力,运用思想……能用有条理有系统有方法的思想,去解决他们的困难。”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做法和脱离现实的学问与空洞无物的虚文,既不符合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又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地方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应该在上接“天线”的前提下,做好做足下接“地气”的真功夫。既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专业基础,扎实搞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成为一位既有学术造诣和思想高度的专家学者,又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建诤言献良策,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和计划实施的高参。
  ■求真务实:明辨笃行,体现学者品格
  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它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以及人才总量,是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像自然科学一样,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研究的方法,抱着傅斯年和胡适当年所提倡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实证精神,探寻历史的源流,弄清事情的真相,揭示事物的奥秘,追求客观的真理,把握发展的规律,提供有益的借鉴。
  但是,长期以来,哲学社会科学重文字材料而轻实物证据,重定性研究而轻定量分析,重概念演绎而轻田野调查,重客观审视而轻微观体察,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缺乏“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定力和动力,更缺乏胡适所提倡的“小心的假设,大胆的求证”的方法和态度。要知道“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的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工夫。然后根据于一生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工夫。推想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方法,该有什么样的效果,推想这种效果是否真能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是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不如此,不算舆论家,只可算是抄书手”。“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一切学理,一切主义,都是这种考察的工具。有了学理作参考材料,便可使我们容易懂得所考察的情形,容易明白某种情形有什么意义,应该用什么救济的方法。”虽然胡适是针对当时中国社会所谓的 “舆论家”而言的,但对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同样不无启发和指导作用。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务实。要求真知、得其理,就必须从现场、现实和历史出发,深入调查,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和多种档案文献资料,在阅读整理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那种不从材料和事实出发,或者从表面的现象和片面的材料出发,武断地作出判断和结论的做法,既违背了学术研究的根本原则和科学精神,又掩盖了事物的真相甚至歪曲了事实,背叛了真理。胡适曾劝诫年轻的读书人,强调做学问必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所谓勤就是不躲懒、不偷懒,勤于动手动脚,做实地调查和资料档案整理的细致工作;谨是不苟且、不潦草,就是小心求证,谨慎严肃,不马虎;所谓和就是虚心、不武断、不固执己见、不动火气。做学问要平和、要虚心,动了肝火容易影响判断。赫胥黎就告诫人们:“科学好像教训我们:你最好站在事实的面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要愿意抛弃一切先入的成见,要谦虚的跟着事实走,不管它带你到什么危险的境地去。”其实他说的这种态度就是和;所谓缓,就是不要急于作判断和下结论,凡是证据不充分或不满意的时候,姑且是而不断,等到证据充足、事实确凿时再做结论。“勤、谨、和、缓”是做读书做学问的好习惯,也是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好作风。
  当今中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社科工作者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走出书斋,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参与中总结经验,在社会中吸收营养,面对现实,深入生活,接地气与灵气,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尤其是改革开放35年来,中山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在社会综合治理上闯出了一条新路。无论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还是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实施路径,都值得社科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还是如火如荼的全民修身行动和新老中山人社会融合,以及翠亨新区建设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都给社科工作者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社科工作者应该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前提下,以扎实的学习和研究,推动中山社科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创新善为:攻坚克难,凸显大家风范
  自然科学主要是通过知识和技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社会科学则主要是以经验和智慧丰富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言行。无论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形态出现的自然科学,还是以经验和智慧的面貌出现的社会科学,都离不开理论思维和方法创新。
  人比动物高超的地方在于他们有属于自己独有的高级思维。巴甫洛夫就曾把人类这种高级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创造人类的经验论的思维,即知性思维;另一种是创造科学武器的思维,即理论思维。通常理论思维比知论思维高超,也比形象高级。因此,恩格斯在分析十九世纪中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时,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毛泽东同志也非常重视理论思维,他认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这就说明,理论思维是科学的灵魂。没有理论思维就不可能由科学。理论思维就如一盏智慧的明灯,指引着人们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社会科学需要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理论思维是社会科学的灵魂;理论创新是社会科学的生命。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 《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强调“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动力”。《决定》不仅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方向,而且也为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提供了新源泉、新动力。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应该在借鉴国内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理论探索,以创新善为的精神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创新善为还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的同时,不断地实现工作创新、实践创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集中全社会的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藩篱,将学术成果和理论观点转化为创新发展思路和实践方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尤其是中山目前正处于从资源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向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转变和从社会管理创新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转变,以及从注重民生基本问题向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变的关键时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善为,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等方面的宣传引导和实践引领的作用,为和美幸福中山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知识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中山市社科联主席)□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