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践行自由平等法治核心价值观
作者:邝光荣 发布时间:2014-09-01 来源:中山日报

    近期,一场在百年烟洲书院举行的宣讲活动,掀起了全市上下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其中社会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更好地认识和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凝聚价值共识、践行共有精神,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内在追求和自觉行动,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共筑“中山梦”与“中国梦”具有关键性作用。

  ■自由:保护个体政经权利
  自由是一条牵引人类进步发展的价值主线。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一系列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件,都源于人类对自由价值的殊死追求。马克思指出,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毛泽东提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今天,我们将自由确立为核心价值观,既接轨世界,又体现特色。
  不过,自由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存在,因发展阶段、国情的不同会表现出很大差异。贡斯当在《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一书中指出,古代人的自由是一种公民资格,即参与公共事务辩论与决策的权利,可以票决是否发动战争,但没有追求个人权利的自由,连家庭生活都受到检察官的密切监视。到了现代,政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下降了,而私人生活却上升了,人们在私人领域具有受法律保护、不受公权力干涉的自由。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讲到,美国的自由必然跟法国的自由不一样。孙中山表示,中国人自由散漫,国家沦为一盘散沙。严复则看到政府专制,人民没有受法律保障的自由。这些先贤论断对践行自由精神,具有非比寻常的指导意义。我们既要推动公民积极参政,也要保护私人生活,还要建设有限政府,使公民守纪守约。
  除了政治、道德、生活方面的自由外,当前极为紧迫的是保护“非禁即入”的经济权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政府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必须管住过分干预的“有形之手”。制定落实与国际商贸游戏规则一致的 “负面清单”,改革工商登记、行政审批、价格管理等制度,不介入市场主体的具体投资经营行为,对市场能有效调节的领域不作规划,保证资金、人才、服务等自由流动,充分释放出自由经济 “红利”。当前,我市全力推进的审批制度改革,正是践行自由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平等:建财富均衡分配制
  平等是人社会性存在的根本需求。因为没有哪个人愿意自己低人一等。当今社会的所有重大制度设计,包括宪法、法律等,都基于人人平等(尤其是人格平等、权利均等)精神建立起来的。譬如,共和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将平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男女享有同等的缔结婚姻的权利、同等的离婚请求权、平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等。2010 年推动的城乡居民同权同票改革,也是源于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尽管平等精神在现代制度安排上得以体现,但是中国人自古就有“不患寡患不均”的传统和情结,常常使“平均”压倒淹没“平等”。譬如,改革开放前,全国上下吃“大锅饭”,实行“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分配法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平均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平均与平等互不兼容。平等要求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平等在经济生活中获得新生,人们可以凭借劳动、资本、知识等贡献获取报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逐步获得与国有企业同等竞争的权利。
  马克思指出 :“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主要由权力、财富和声望构成,其中财富又是核心。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劳动报酬是其财富来源的主体。数据显示,1990 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 的比例从 53.4% 降至41.4%。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14》指出,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 年为0.55,2012 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 1% 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 底端25% 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 1% 左右。复旦大学严锋教授说,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将来可能会出现打房豪分住宅的情况。目前人们对社会经济平等的渴望变得极为迫切!必须加紧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消除投资创业上的各种不平等,防止权力寻租、官商勾结、内幕交易等“一夜暴富”,建立财富均衡分配机制。

  ■公正:打破自由流动藩篱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光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公正包括公平和正义两层含义,简而言之公平正义即公正。讨论公正价值观之前,必须区分公平与公正两者的差异。英文中,公正为justice,公平为 fairness。公正是一种应当的价值取向,而公平是衡量事物的同一尺度。《辞源》对于公正的解释是:“不偏私,正直”;对于正直的解释是:“不偏不曲,端正刚直”;而对于公平的解释则是:“不偏袒”。学者吴忠民认为,社会公正,就是指 “给每个人他(她)所应得”;而所谓社会公平,则是指对待人或对待事要 “一视同仁”。公平的未必是公正的,但公正的必然是公平的。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认为,评价一个社会制度,不仅看其规则、程序是否公平,还要看其结果、实质是否正义。打个比方,在同一劳动贡献条件下,一个没有养家压力的男人挣100元,与一个全靠他支撑整个家庭的挣100元,造成的影响全然不同。为了公正,社会必须对弱势家庭进行支援。这与罗尔斯强调的 “作为公平的正义”不谋而合,也就是现存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必须有利于社会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换句话说,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如何更大力度增进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和福祉,切实兜住底线民生、解决热点民生。
  在社会政策托底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有研究指出,中国帝王专制缘何能够延绵千年?原因就在于以科举制为主体的社会流动机制。一个出身寒门的年轻人可通过参军读书最终出将入相。当今社会“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等现象十分严重,出身寒门的农家子弟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比例越来越小,买得起每平方米价格最高达 34万元房子的人拼命挤兑少得可怜的优质学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令底层社会焦虑和不满。 李光耀指出,“美国梦”的成功在于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全球60 亿人当中选才用才。社会上升通道的收窄,减少了精英的循环和更替,最终将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践行公正,就必须建立通畅的社会流动制度,加快户籍、教育、医疗、养老等二元机制改革。

  ■法治:构建公平社会秩序
  人类建立政治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善,良好秩序是善的载体。构建社会良好秩序,保障人民自由与权利,根本在于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我们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这个制度笼子就应该是法治,只有法治才能打造出最为牢固的铁笼。新华网刊登文章指出,周永康落马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一大进步。
  当前,我们依法治国最大问题就在于很多人片面地将法当做一种工具,更有甚者用其谋取私利。这样,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法官知法犯法,去嫖妓、搞受贿?法学家伯尔曼指出,法治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在孟德斯鸠的眼里,法是一种精神,一种植根于风土民俗、地域文化、社会制度之中的关系。学者于建嵘表示,官德的根本就在于对法律的遵从,全民修身首要在于树立法治思维和意识。法学界认为,自“依法治国”理念提出以来,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十八大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聚焦依法治国,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释放出了法治地位独一无二、法治精神崇高无上的重大信号,对推动法治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天的中国必须补上弘扬法治精神、恪守法治信仰的一课。
  对于中山这样一个没有立法权的地级市来说,法治就是依法治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制定政策意见文件,推进诉访分离、司法体制试点等改革,用法治思维加快发展、化解矛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广东示范市。(作者供职于市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