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公告公示 >> 正文
中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05-09-30 来源:文明办
中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

  

        当前全球文化产业呈加速发展态势,我国不少省市也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03年9月,广东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措施。今年11月份,博鳌亚洲论坛将在我市举办国际文化产业会议,主题是“价值·发展·创意(value Growth Innovation)”,目的是交流亚洲文化,形成统一亚洲意识,促进亚洲文化产业发展。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调整的新阶段,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日报网所有,转载时请注名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日报网所有,转载时请注名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发展文化产业对中山长远发展具有特殊战略意义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业。文化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支柱产业,增加值超过GDP的1/5。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市长远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第一,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内在要求。建设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城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义,是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两个适宜”城市要求既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又有极具竞争力的创业环境,重点是吸引有创造活力的各类高素质人群来居住和创业。建设“两个适宜”城市,首先要将城市开发度和人口容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按照国际适宜居住标准,我市土地开发面积应控制在总面积的1/3左右,人口容量在350万人以内,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2000人以内。到2004年底,我市常住人口已达到255.56万人,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每平方公里1422人。2003年我市经济总量是1998年的2倍,土地消耗却是1998年的4倍,人均耕地拥有量下降了64%。以此推算,我市今后土地开发和人口增长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人口密集,资源不足,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压力。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实现“两个适宜”城市目标已成为我市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占GDP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进入膨胀期,文化产业发展也进入黄金期。2004年,我国人均GDP为1193美元,第三产业占GDP的31.78%;我市户籍人口人均GDP达7102美元,第三产业占GDP的32.1%,正处于文化消费膨胀期和文化产业发展黄金期。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消费朝着多元化、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方向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空间和市场潜力。文化产业具有高技术、高产出、高智慧、高才艺、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占用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开发度,减轻人口增长压力,为营造良好的居住和创业环境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发展文化产业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路径。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向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传统文化产业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三次产业中最富有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巨大“产业群”。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经济增长以外延扩张型为主,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拉动。“十五”期间,我市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耗用土地2300多亩,新增投资4.4亿元;2003年,每万元GDP综合耗能1.2462吨标准煤,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德国的8倍,日本的12倍。制造业集中在附加值低的产业链中游,劳动密集型产业偏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2004年与2000年相比,工业增加值率由21.4%下降到18.6%;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偏多、档次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市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广告传媒等创意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导致各类产业链条短、特色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形成。基于我市产业结构现状,客观上要求加快产业转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档次。文化产业以知识、智慧、创造力为主要生产要素,集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等内涵型发展优势于一体,可以成倍地提升产品附加值。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文化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巨大催化作用,将促使传统产业迅速裂变出新兴产业群,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发展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集散资源、持续性地创造财富和发挥辐射影响的能力。它以城市功能的发挥为出发点,是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和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体现。目前,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正由资本、资源的优势转向人才、文化、创新的优势。文化产业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对于激活社会创造力,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综合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具有决定性作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我市2004年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200个城市中仅排第28位,与城市综合竞争力排第15位是不相称的。文化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如果我市文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位置将相应得到提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必须努力抢抓机遇,抢占先机。目前,我市周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发展优势和规模。如果周边城市的文化产业先于我市发展起来,形成了规模、聚集了人气、打造了基地,必然对我市造成强烈的竞争压力,我市可能因此失去发展良机,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就会落空。


   中山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前景看好,具备作为独立产业形态发展的良好基础
   2004年经济普查初步数据显示,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5416家,营业收入273.67亿元,实现增加值42.32亿元,占GDP的5.2%,销售税金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5%。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去年我市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060家,实现营业收入20.86亿元,占7.6%,实现增加值5.64亿元,占13.3%。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会展为主的外围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195家,营业收入12.19亿元,占4.5%,增加值3.09亿元,占7.3%。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相关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3161家,营业收入240.63亿元,占87.9%,增加值33.60亿元,占79.4%。
   从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看,四大支柱产业占有绝对优势。文化用品及设备生产,文化用品及设备销售,书、报、刊制作,旅游文化服务是我市目前四大文化支柱产业。2004年,文化用品及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196.20亿元,文化用品及设备销售业营业收入21.45亿元,书、报、刊出版营业收入19.85亿元,旅游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6.76亿元,四大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文化产业的89.3%,居主导地位。以文化娱乐、文化会展、广播影视和电子音像出版为主的四大文化新兴行业初见雏形,2004年营业收入占全市文化产业的2.2%,呈现良好的成长性。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非公经济唱主角。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数、从业人员数和营业收入占重要地位,所占比重分别达到96.0%、90.9%、97.2%,其中民营经济占比分别为92.4%、35.1%、27.0%;外资经济占比分别为3.5%、55.7%、70.2%。外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书、报、刊制作、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领域和娱乐文化服务业,呈现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特点。
   在文化市场体系中,特色市场加快发育。我市广播影视、图书报刊等发行流通体系比较完善,初步形成了从发行到零售的完整链条。在图书报刊发行流通体系中,全市共有书报刊批发单位5家,零售单位463家,新华书店、邮政书报发行公司等已实现连锁经营。美术品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全市画廊1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云峰、翰林、宏汉堂等。在城区、小榄镇、三乡镇等地初步形成了美术品市场、古玩业市场等特色文化市场。古玩业市场方兴未艾,三乡镇的古玩业市场年成交额5000万元以上,共有古典家具加工经营企业50多家,收购商户20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巨龙古玩博览城152间商铺,汇聚国内外60多家古玩古典家具经营商,初具发展规模。
   我市文化产业初现一批龙头企业,文化产品以出口为主。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照相机及器材制造等文化产业集群,涌现了“嘉华电子”、“威莱家庭影院”等一批国家免检产品。2004年,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0.42亿元,占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29.4%,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0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嘉华电子、东茗影音、圣马丁电子等3家。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0.80亿元,占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18.6%,其中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实现年营业收入近50亿元。2004年,家用视听设备、复印和胶印设备、照相机及器材三大制造业实现出口125亿元以上,其出口销售比例分别为78.2%、100%和90.5%。
   从我市文化产业自身发展来看,存在主要问题是:一是文化产业流通网点星罗棋布,但经营方式处于“游击战”模式,独立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弱,没有形成“集团军作战”优势,文化产业产销链条不完整。二是文化产业中的创意经济比较薄弱,如新闻服务、电影制作发行、文艺创作、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文化商务服务等行业仅处于起步阶段。三是文化产业的融资市场尚未形成,难以实现与资本市场对接,资源难以优化配置,企业竞争力难以提升。


   中山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具备良好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正面临良好时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分析,全球正出现以动漫、游戏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投资热潮,国外文化产业资本正在展开新的战略布局调整。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国际文化产业会议在我市举办,这次会议就以研究影响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全球化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主题,借此机会,将深化我们对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届时参加博鳌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政要、官员、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近千人,利用这一契机,建立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知名人士沟通与联系平台,将有利于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
   从中山自身条件来看,发展文化产业已有一定比较优势。我市名人辈出,文脉兴盛,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我市从南宋绍兴22年(公元1152年)设立香山县开始,至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从明代开始,我市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冶中西文化于一炉,百花齐放,英才辈出。据初步统计,祖籍中山的中国现代文化历史名人有100多位,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艺、医学等领域,其中荣膺相关领域“第一”的名人近30人。在历史发展中,逐步积淀成“敢为人先,兼容开放”的文化传统,与时代文化交融,铸就了“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新时期中山人精神,成为我市的文化瑰宝和精神动力。我市十分注重提升城市品位,目前拥有国家、省、市三个级别文物保护单位37个,各类博物馆12座;曲艺、戏剧等群众文化艺术团体156个,24个一级镇区文化站,其中特级站20个。
   我市改革先行、机制灵活,具有创业环境优势。以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了公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战略性退出,政府不再与民争利,为外资、民资发展腾出了空间。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打造阳光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诚信中山,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快捷优质便利的政务服务。今年开设了“城市论坛”,进一步畅通了市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企业和个人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加充分体现,创业环境相对优越。
   在人居方面,我市努力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提高环境优美度和居住舒适度。率先在全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社会保险。注重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期保持社会稳定,是广东省获得“长安杯”的唯一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起点高、要求严、措施实,城市功能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大,市容整洁,绿化率高,空气质量较好。
   随着珠三角城市群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我市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我市地处珠江口西岸的地缘中心,是连接珠江口东岸与粤西乃至西南、中南“泛珠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在珠江三角洲乃至泛珠三角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和流动,对发展文化产业十分有利。


   做大核心层,做强外围层,做优相关层,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中山的主导产业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规划,做大核心层文化产业、做强外围层文化产业、做优相关层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市主导产业,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形成文化产业日益壮大、文化事业兴旺发达、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发展格局,到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左右,占GDP的10%左右,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为实现“两个适宜”城市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第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做大核心层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南朗镇交通便利、有山有水有景点、风景秀丽等宜居优势,抓住全球正在兴起的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主体的投资热潮和国际文化资本战略布局调整契机,抓紧规划建设中山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明显区别于传统工业园区,产业内容以动漫、游戏、软件设计、影视制作、广告创意等为主体,周边附带产业为辅助。在文化产业园区内,配套建设适宜文化人士创作创意交流场所,提供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居住和创业服务设施,营造宜居和创业环境,集聚人才,吸引资金,引进技术,积极培育自由职业人群体,形成创新创作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及时引导各类人才到文化产业园安家创业,建成环境清馨优美、经济产出率高的适宜居住和适宜创业示范点。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结合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和创办艺术院校,重点发展影视制作、合唱指挥、广告设计等大学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基地。
   加快推进报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以《中山日报》为核心的中山日报报业集团。通过整合报刊资源,理顺产权关系,组建各媒体经营公司,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发展效益,抢占文化阵地,打造珠三角地区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之一,推动出版发行业发展。积极利用遍布城乡的书报刊发行网点,完善出版物发行产业布局,在全市形成便民网点、特色书店、超市书店、综合性书店、大型书城等多种形式的发行网络,引入全国性、全省性连锁店跨地区在我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工业园区建设连锁分支机构,探索发展互联网营销、会员制发行、直邮发行等无店铺销售新方式,走集约化、连锁经营之路,繁荣出版发行业。
   广播电视要在前期改革基础上,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增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频道专业化,打造名牌栏目和节目,提高收听收视率。进一步理顺关系,实行台网分离,事企分开,剥离作为文化产业经营部分的业务,抢占市场,做大作强。大力拓展网上增值业务,利用光纤网络等现代传输技术,建设我市公共信息电视系统。开设“政务之窗”,为广大市民传递法律、政策、金融等政务信息;创办“企业风采”,为中小客户提供优质优价广告服务;创设“衣食住行”,为广大市民提供新闻、天气、旅游、娱乐等与市民息息相关的资讯服务,大力推介我市文化。
   以“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和“中山·中国商业博物馆”等现有12座博物馆为基础,继续建设粤乐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灯饰博物馆和广告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在中心城区形成以中山市博物馆和中山纪念堂为轴心的博物馆群,彰显我市博物馆文化特色,强化中心城区的文化服务功能。
   合唱艺术在我市已有一定基础,2000年,我市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合唱节和首届中山合唱节,2005年,又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山合唱节暨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要抓住机遇,打响合唱品牌,积极举办各门类、各专业、各行业和各种不同特色的合唱演唱会,突出我市合唱艺术特色,提高市民艺术修养和城市艺术美誉度;拓展指挥、钢琴、配乐、化装、舞台设计等与合唱相关的培训,形成长期开放的合唱基地。带动旅游、商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培育合唱服饰设计、制作、配送行业,形成合唱用品集散地。
   第二,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做强外围层文化产业。我市要立足自身基础,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力争在做强外围层文化产业上有新突破。首先要整合旅游资源,壮大文化旅游业。一体化规划建设中山“翠亨名人文化村”,以孙中山故居、中山城等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整合旅游景点,丰富名人文化内涵,集中建设包括杨殷、陆皓东、杨心如、杨鹤龄等故居和冯氏宗祠、孙氏祖坟、观龙楼等景点,做足“中山”这一品牌,充分展示我市在全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地位,展现岭南文化、名人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形成集名人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于一体,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旅游区。加大对中心城区文化步行街、三乡温泉等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整合力度,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开辟新线路,开发新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
   围绕提升和做强我市传统特色产业,按照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条的要求,强化产品和工艺创意设计、技术研发与咨询等上游文化产业,发展会展业、广告业等下游产业,实现文化与特色产业互动发展、提升价值。加强产业文化研究,提炼产业文化的精华,鼓励创办家具、服装、灯饰等文化研究开发机构,深化产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举办各类文化博览会,探索发展文博业。
   第三,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做优相关层文化产业。依托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火炬区中国包装印刷基地印刷物资供应一条街,疏通印刷物资供应渠道,增强设备维修和零配件供应的能力,增强中山印刷业的整体优势,提高印刷业的整体竞争力。积极拓展港澳及全国书报刊印刷市场,加速印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中国家电产业基地、中国小家电专业镇等产业基地为依托,发展办公用机械、家用视听设备等文化设备生产产业,提升产业档次。加快推进火炬开发区与南朗镇资源整合,积极推动火炬开发区的文化产品生产业、文化设备生产业向南朗镇延伸,在我市东部和西北部建成相关文化产业集聚带。


   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动力
   首先,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体制性障碍是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和经济形态双重属性,意识形态是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要区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促进两者的互动发展。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向管理社会文化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三个转变”。公有资本退出文化产业一般竞争性领域,将以往政府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人员的经费转向以项目投入为主,对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精品文化创作等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政府购买。强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社会管理、政策调节、规划布局、制订规范、建立机制、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引导产业发展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
   针对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改革投融资体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实行政府投入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机制,重点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文化项目的产业化和中小科技型文化企业的创业投资。二是打破行业垄断,推动文化资本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促进资本自由流动,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引导和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兼并收购、租赁、承包等形式进入《决定》所允许的文化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三是以资本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规模经营、市场运作方式,鼓励企业打破部门、地区和行业界限,按照资本增值要求,采取多种联合和多种经营方式从事文化产业经营活动,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其次,构筑产业发展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人才、技术和政策是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才是关键,技术是手段,政策是保障。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必须抓住人才这一关键环节。我市目前编剧、导演、制片、作词、作曲、配乐、配音、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人才缺乏,要加快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开设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文化经纪、文化市场、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重点完善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各项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引进一批既熟悉文化发展内在规律,又了解世界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同时又懂得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才艺型人才。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引导他们以才艺、技术和知识产权参股,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留住人才。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与现代社会消费相适应的文化产品。
   高度重视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处理、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软件生产、电子出版物、通讯与网络系统等,广泛地应用于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传播。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打破文化经营企业独立、封闭经营的传统观念。着力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流通体系和链条,运用现代市场经济信息和营销手段,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制订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加强财政支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对符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达到一定规模或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社会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予以支持。二是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创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对文化生产企业给予政策规定的利率优惠。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组建各类文化投资公司。四是市技改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适当向文化产业企业倾斜,扶持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第三,拓展文化市场,规范管理,确保产业良性发展。市场需求是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拉力。提高市场拓展能力,有效培育市场,关键要正确把握文化产品的消费特点,并使之与我市的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按照市场规则组织和运作文化产业。要适应文化消费需求结构变化,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尽快造就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产品和知名企业,抢占发展先机。
   品牌是企业实力和形象的体现。品牌的文化含量越高,产品竞争力越强。品牌文化凝聚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要依托我市已有国家级专业生产基地,塑造良好区域品牌。对现有的企业产品名牌名标,要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发展水平。大力引导企业研究品牌文化,打造文化型品牌,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政府要大力倡导健康文化,政府带头使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创意作品,采用艺术和文化作品设计和装饰城市景观,建设文化政府。推动“文化社区”建设,将艺术、文化、设计、商业、技术等整合到社区的发展计划中,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档次,激发创造活力和激情。引导企业树立“文化资本”观念,鼓励企业以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为目标建设“人文关怀型”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精神,激活创造力,提升企业素质。提倡建设文化型企业、文化型家庭,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需求,刺激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市场活力。
   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依法打击和制止知识侵权。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价值,承认和保护产品的原创性,在社会上形成保护和尊重个人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氛围。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加强文化稽查队伍的建设,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净化文化市场。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引导、支持建立全市性文化行业协会,通过制订行业标准、确认行业准入资格等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自律。
   (课题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市文广新局、市统计局)


链接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04年,国家统计局为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文化产业包括:提供实物型文化产品和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报出版、制作、发行等;文化服务和休闲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等;文化管理和研究,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经营,如文具、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的生产经营等;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界定,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外围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
  
发布日期:2005年9月29日 作者:课题负责人 王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