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公告公示 >> 正文
中山市十佳红十字志愿者事迹公示
发布时间:2007-02-25
  胡汉伟 1906年出生,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百岁老人,市注册红十字志愿者,是目前全市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他是解放前的大学毕业生,早年曾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1964年退休后,他做了40年的义工,每周都坚持抽出时间走村串巷,长期帮助社区中有困难的老人料理生活,直到好些老人逝世。平时他在居委会义务办黑板报、当调解员、做扫盲班老师,照顾孤寡老人,乐此不疲。全社区的人都认识他赞扬他,有些受资助的老人要给他报酬,他说:“我已有退休金,不用再给什么报酬。”加入红十字志愿者之后,他和广大志愿者一道,经常深入农村和社区访贫问苦,把来自社会的关爱带给困难群众。从1988年开始,20届中山市慈善万人行,他年年都参与。在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里游行,走两个多小时,他竟然一点都不觉得累。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活动,他踊跃参与,不甘落后。他以“善”传家,言传身教,儿孙都助人为乐,全部都是红十字会的志愿者。   胡继雄 受父亲胡汉伟的影响,胡继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加入了市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是最早注册的红十字志愿者之一,目前担任市红十字会“爱心桥”工作站副站长。胡继雄已经在志愿者队伍中默默奉献20多个年头。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把弘扬博爱精神当成了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困难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他自觉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课程的培训,并和年轻人一道参加资格考试。他在中国人寿保险中山分公司工作,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主动帮助困难家庭。港口镇有一户家庭多人残疾,生活艰难,胡继雄获悉后,主动为他们购买了保险,申请了市红十字会的援助。又帮助他们在市场摆了个地摊做小生意,解决了该家庭的部分经济收入。他乐善好施,经常访贫问苦,每逢过年过节,他都热情邀请贫困户到他家里吃饭。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主动介绍他们加入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因为他们知道,伸手帮助他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和女儿也加入到市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之中,成为胡家的第三代红十字志愿者。   阮守源 男,63岁,中共党员,黄圃镇新糖社区退休居民,社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1963年,为了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中山农场工作的阮守源,时常到市旧体育场里捡垃圾以供再利用,常常去食堂里义务做饭、打扫清洁等。1964年至1970年,在四十二军直属队电话连参军期间,因常做好事,表现积极,受到领导的高度赞扬。1970年到中山糖厂上班,直至2003年退休。1999年,一儿子与老伴移民美国纽约,为了报答培养自己多年的党,为了回报养育了自己的这片土地,也为了照顾年岁已高的母亲,阮守源毅然决定留下来,继续为他热爱的这块土地服务。自2001年新糖社区组建起,在社区提供的平台上,为群众提供全面的服务。他热心工作、生活乐观,尤其关心社区退休职工、生活无着的家属工和单身职工的生活状况以及社区治安状况,经常会“到处走走”,有时连周末也不休息,甚至协助发放黄圃镇政府给退休老干部的慰问金,85岁高龄的母亲去世时他连最后一面也没见上。这位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革命”的老人,在漫长的40多年志愿者生涯中,被人误解过,被人诋毁过,但他总是一笑置之。在他的心中,作为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每为别人做完一件事,他总是充满纯朴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用他的话说:“不为钱,不为利,只为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他还说,只要能够走动,还有能力,只要社区需要,他还要继续做下去。   黄国乐 中山市华侨中学原副校长,华侨中学红十字会原会长,市注册红十字志愿者。他与红十字有不解之缘,“红十字旗帜高扬人道主义,红十字事业恩泽率土之滨,红十字精神塑造崇高灵魂”这是他对红十字事业的精辟解读。在他的倡导下,1997年华侨中学成立了红十字会,成为全市第一个基层红十字会组织,现已发展会员中的制服会员200多人,预备会员500多人。他将慈善概念巧妙地融合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通过各种方式和多种渠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博爱之心,最广泛地吸收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让学生在善行义举中,建立健全的人格,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华侨中学红十字青少年总队,被誉为中山市红十字会青少年别动队。1997年,在香港举行了有当时的特首董建华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长钱正英出席的香港红十字会回归庆典,黄国乐带领侨中学生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参加了庆典活动。为了这一活动,他每天早晨6点到学校亲自训练学生。侨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得到董建华的赞扬。      吴跃带 52岁,现任港口镇民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农民社区志愿者队队长,社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1997年7月,在吴跃带的推动下,我国首个农民志愿者队在港口镇民主社区诞生,在他的带领下,农民志愿者队不仅服务乡梓,惠泽一方,他们的事迹还在国内重要媒体上作了广泛的介绍。翻开他们的工作记录,我们不乏看见一些诸如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家访探病等小事情,也有为贫困家庭打点红白二事的,作为村官,吴跃带带领民主志愿者队义无反顾地奋斗了近十年,琐琐碎碎的事情却加深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两个适宜文明城市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实,民主社区志愿者队就像一个爱心的网,分布在民主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身影。   最近,吴跃带被评为中山市红十字会十佳志愿者,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很琐碎的事,但是非常开心,用他的话说是“帮了别人,快乐自己”。   冯卫忠 男,现年57岁,任职于中山市壹加壹公司,是我市年纪最大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也是“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年龄最大的志愿工作者。在54岁生日那天,冯卫忠开始了无偿献血之路。之后,他又捐献机采成分血。2006年9月,55岁的冯卫忠到了法定提倡终止献血年龄,工作人员限制他的献血次数,他就自己查找资料,请教有关专家,甚至找血站领导“谈条件”。市血站根据相关政策和健康检查后,为他开启了继续捐血助人的绿色通道。他说要“抓紧时间”献血,献机采血小板成了他每月必交的“作业”。无偿献血量至今累计共达16500毫升,达到了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标准,连续两年获得了中山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山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成立以后,冯卫忠成为首批队员。他把志愿服务当成自己第二个职业,由于工作忙,他便挤出休息日或中午空闲时间,全身心投入无偿献血宣传员招募和义务服务工作中,现身说法,为献血者提供咨询服务。两年来,义务工作时间达到了500多小时,获得了中山市红十字会“五星级优秀志愿者”称号。      张彩信 在大方相机维修点工作,市注册红十字志愿者。张彩信的献血量说出来让人瞠目结舌:212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部血量的4倍。她认为,奉献也是一种幸福。   2000年的一天,工作单位附近的一辆流动献血车引起了张彩信的好奇,看着走上走下的献血者,一种冲动在张彩信脑海升腾,可是毕竟自己从没献过血,这一次,张彩信还是胆怯了,只是拿着工作人员派给的宣传资料走了。回到家后,张彩信认真地翻阅起资料来,当了解到献血不仅能救人,还有益于自己的健康时,她决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无偿献血者。从此,每到能够献血的时间,张彩信肯定会走上流动献血车。2004年,市中心血站又发出了捐成分血的倡仪,此后,每个月市中心血站成分血采集室总会出现张彩信的身影。7年来,张彩信也记不清自己到底捐了多少次血,只是当无偿献血“国家金质奖章”和“中山市五星级志愿者”的荣誉加在自己的头上时,张彩信才知道自己捐了多少血。   自从2000年第一次走上流动献血车,张彩信已把献血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把它当作一件幸福的事。并且,还向社区群众和亲朋好友大力宣传“适量献血,有益健康”等相关知识,鼓励大家也去献血。在她的动员下,哥哥的孩子等亲戚也成为了无偿献血者。张彩信说,自己的孩子还小,只要成年后,她一定会带孩子去献血。   耿海鹰(播音名海樱),女,33岁,中共党员,双学位,现任中山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部节目监制,节目主持人,市注册红十字志愿者。主持广播节目《情暖异乡》、《观点面对面》,电视节目《城市论坛》。近年来报道和制作的新闻作品和播音作品获全国、省、市各类奖项四十多次,连续4年被评为台、局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行业“行业之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及青年志愿者活动,并参加志愿者组织,2004年被评为“中山市红十字优秀志愿者”。   《情暖异乡》是中山电台在晚间最具影响力的谈话节目,在收听调查中高居收听满意度榜首。它的主要受众是中山的外来建设者。《情暖异乡》以平等的沟通和诚挚交流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温暖着中山100多万异乡游子的心灵,并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对稳定中山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中山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应有作用。而长期作为一名晚间主持人,她所付出的要比常人多得多:牺牲了许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都要风雨无阻地出现在话筒前,耐心倾听,耐心解答。有着强烈敬业精神的她,更是经常忍着病痛(咽喉炎发作)坚持主持,有时甚至刚打完吊针又走进了直播室,但同事们从没有听到她叫苦。如今,海樱已成为广大外来员工心目中的爱心大使,从2001年起,每一届由市政府和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同是中山建设者”大型游园活动,都是由海樱担任主持,虽然每次的活动都长达3个小时以上,但她说,这是她一年中最快乐、最充实、最有意义的时刻。   海樱常说的一句话是:“作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我是最幸福的。因为广播,是我一生中的最爱,选择最爱,今生无悔。”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一直为她所深爱的广播事业继续付出着,并幸福着。   冼玉华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的大二学生,市注册红十字志愿者。1999年,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让冼玉华经受了命运的残酷考验。当时急需1万元做手术,否则冼玉华将面临残废。如果没有这笔钱,冼玉华只有躺在病床上等待命运的审判。市红十字会及时给他送来了医药费,使他重新健步如飞。当得知冼玉华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时,市红十字会联系了一位好心的吴先生资助他的学业。   当命运对他露出狰狞的冷笑时,是红十字的阳光给他带来温暖,是无数个好心人给了冼玉华第二次生命。   感受着红会的温暖时,冼玉华想:“我也要做一个志愿者,给像我一样身陷困境的人们送去和煦的阳光。”   冼玉华于2002年成为一名志愿者,参与许多志愿者活动。2004年他荣获华侨中学“优秀红十字会员”称号。2005年他成为一名大学生,担任社区服务小组组长。他定期到学校附近的困难家庭进行社区服务。当中的一个服务对象是五桂山长命水村两位八十多岁的孤寡老人,在他的帮助下,两位老人重新有了欢笑。 冼玉华觉得自己做得太少了,难以回报得到的帮助。今后他将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帮助别人。      杨成 男,1969年2月生于湖南省会同县广坪镇牛皮村,三乡镇工人业余艺术团团长,镇注册红十字志愿者。1989年来广东打工。1998年,在中山市三乡镇泉眼村的一间针织厂工作。每遇工友病困,不仅亲身照顾救援,还带头发动捐款。利用自己的文艺天赋,他多次义务组织三乡镇的各种文艺演出,开展“助贫助学”、“助残日”、慰问颐老院老人和帮助特困户等活动,并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教会三乡镇环卫所工人歌曲《环卫工人之歌》。曾代表三乡镇获中山市红十字会“人道 博爱”文艺表演金奖、中山市外来员工卡拉OK大赛优秀奖等奖项。1998年起,每年积极参加三乡镇“慈善万人行”筹款活动。2002年4月,三乡镇工人业余艺术团组建后担任团长,带领团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在三乡镇的16个村(居委会)以及各个工厂企业共演出了60多场的文艺汇演,观众共达15万人,在《中山日报》、《南方工报》等多家报刊上及湖南卫视、中山电视台、三乡电视台都有专题报道,艺术团也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团队。他是中山外来工的杰出代表,抱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纯朴思想,在博爱的感召下,他还将继续为工人朋友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人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