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质疑公益救助行动也是一种进步
发布时间:2014-08-17 来源:中山商报
    上周,城内关注度最高的公益事件是为患癌妈妈管琼的众筹捐款“请保姆”活动。27岁的管琼,遭遇着黑色的2014年,继丈夫今年6月上旬因淋巴癌去世后,她很快也查出自己患上一种罕见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恶性肿瘤)。管琼不怕面对死神的威胁,但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一对年仅1岁的双胞胎姐妹花。因为这份深深的担忧,今年7月初,这位坚强的妈妈嘱托同事:若有不测,请帮忙抚养年仅1岁的双胞胎女儿。
  管琼的故事经本报报道,立刻引起社会强烈的关注,第一日的报道封面标题是《请好心人帮忙抚养双胞胎女儿》,第二日的跟踪报道是《本报公益众筹“请保姆”助癌症妈妈“撑起家”》。
  有意思的是,两则报道都相继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志愿者联系到本报采写记者表达了一些意见,对于第一篇报道,认为这样的写法似乎让读者误会为管琼现在就想把孩子送予他人抚养,实则这只是她担心自己遭遇不测后的一个想法;对第二篇报道则认为,众筹请保姆的公益行动,是否符合当事人管琼的需求?有无征求过本人的意见?
  且不论这些质疑是否有理,很高兴的是,面对公益救助,社会各界都在思考,如何让救助进行得更合理、理性和专业,如何让受助者更有尊严地受助,以及帮助是否符合其需求。笔者认为,这是中山公益界的一个进步。针对这些质疑声,本报又再次出了一篇报道《“感谢热心人,我会陪着孩子走下去”》,更好表达了管琼的心声和对救助的迫切需要性,平息了舆论的质疑声。
  实际上,中山公益界一直在公益救助方式上进行探索。本报曾在2012年便开展过“捡爱”微公益行动,呼吁网友给9岁地贫儿小朝晖的从事废品收购的父母捐废品,让他们得到“有尊严的救助”;本报还曾对如何在助学活动中,降低对山里娃的伤害引发讨论,有些山里娃对志愿者的印象是“他们只是来跟我们玩一玩就走了”。
  公益究竟如何做?中山的公益界也在逐渐形成共识,公益不是碰到一个案例,就是简单地“掏钱包”,释放我们的爱心,而是交由更专业的社会组织,用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救助手段;另一方面,在设计公益帮扶项目上,要从受助者的问题出发,给出长期可持续性运作的建议,而不是“一阵风”式的救助,报道的关注度降低了,受助对象也随之消失在公众视野了;在帮助的同时,还需要关心“人性的问题”,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出发,逐步形成人与人之间出于自愿的平等互助。
  从大的方面而言,做公益应从社会问题出去,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去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式,以及公益组织在项目中的作用与专业态度应是什么。
  因此,《公益周刊》欢迎一切质疑声,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进步,中山的公益界才能进步。
  李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