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我市176个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进村入户送科技
发布时间:2009-09-17
信息“专列”进村入户送科技
我市建成176个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创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 据了解,我市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的一大特色,是创建了集"信息技术+特色资源+ 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 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单一和信息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目前中山已经实现了"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入户、服务到人"的目标,为全面推动中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为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重要内容之一 ,我市至今已在15个镇区建设了176个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这一信息“专列”正悄然进村入户,为全市“三农”发展做出重大贡献。9月15日上午,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等出席中山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授牌仪式,为中山农村信息化发展喝彩、鼓劲。  

    据了解,我市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的一大特色,是创建了集 “信息技术+ 特色资源+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建成一个多功能、多系统集成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创建农村信息化建设联盟机制,共建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单一和信息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我市自1998 年开始建设农业信息网,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就由此起步。多年来,通过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路子不断拓宽,先后开展了触摸屏上网、农村远程教育、农讯通、天翼村村通等工程,开通了12396热线服务电话,建立了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全方位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改变了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难、市场信息不灵的局面,有效地配合了市委、市政府 “科技兴农”的战略。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直通车工程信息服务已覆盖全市24个镇区共25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57%;建立了2个省级重点示范点,2个镇、村级直通车网站,3个协会模式信息服务站,拥有包括协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等在内的专、兼职信息员2750人,专家服务队伍150 多人,实现了“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入户、服务到人”的目标,为全面推动中山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76个信息服务站授牌,标志着我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上新台阶,我市向加快科技与信息进村入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赖有生 通讯员张定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