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小榄联祥85%居民退地上楼
发布时间:2009-12-14 来源:小榄镇
市场经济与工业文明悄然改变着“农民”的土地情结
小榄联祥85%居民退地上楼

    概念解释
    “退地上楼”:即由居民将已分配到的宅基地退回社区集体,由社区统一规划按住宅小区形式集中建房,小区建成后再按一定比例与愿意上楼的居民及拆迁项目的补偿户兑换



    位于小榄镇绩西社区广成路以南至新南区广场边,联祥花园一期工程8幢楼房正在加紧建设。西边高18层的3幢楼房已有2幢封顶,5 幢高25层的楼房已建至19层……“预计一期工程明年下半年便可交付使用。”望着一天天“长高”的楼盘,绩西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家成欣慰而言。
    这是记者日前在小榄采访时看到的景象,而陈家成脚下的这片土地,9个月前还是一片田基、鱼塘。今年3月,联祥花园破土动工,作为小榄镇首个居民集中建房项目,一场 “退地上楼”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近年来,小榄镇部分农村住宅已得到改造,但“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改观。随着村改居工作的完成,加快城镇规划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小榄镇政府与绩西社区商议,规划建设首个集中建房项目,鼓励引导居民“退地上楼”,通过“三旧”改造,盘活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节约集约型城镇。
    陈家成告诉记者,联祥花园的兑换标准是1:0.6,就是居民退回1平方米宅基地,可兑换0.6平方米的单元住宅。如今,作为小榄“退地上楼”试点单位的绩西联祥,160多户居民已有85%愿意退回已分配的宅基地,准备“上楼”。

    “我们足足做了一年半的群众工作,才赢得了大部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陈家成感慨道。
    陈家成说的是大实话。绩西“村改居”前,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仍是农民身份,农民的“土地情结”传承了世世代代,并非朝夕可改。
    绩西联祥的85%居民愿意卖掉可世代相传的宅基地,搬上商品房居住,不能不说是转型期农民的一次思维转型。

    “宅基地分给居民,土地产权依然属于集体,不能出售。居民自建房子要准备大量资金,集体配套宅基地公共设施,投入也得成倍增加。集中建房,既可以配合城镇区域规划建设进程,又可以集约用地保护稀缺资源,最终的实惠是居民可以真正享受到宜居城市的文明成果。”陈家成说,联祥花园占地10万平方米,如果按照每户120平方米宅基地分配,可供600户使用,但集中建房后,总建筑面积可达33万平方米,同样是每户120平方米,就可安置1500户。
   

记者苏小红